近日,青岛市口岸办、青岛海关、青岛市税务局、山东港口青岛港、山东电子口岸公司赴莱西市开展了口岸政策“进基层、惠企业、促发展”宣讲和外贸企业走访活动,实现全市范围内10个区市宣讲全覆盖,累计800余家外贸企业参会,解决了一批外贸企业关心关切的问题,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青岛大同体系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配件的外贸企业,参加口岸政策宣讲推介会后,总经理安勋表示,“通过此次推介会,我们充分了解到采用汇总征税办理通关手续的实惠,企业每月1日申报的报关单到下个月第5个工作日才需要缴税,这给了我们30多天的资金调配时间,资金管理更加灵活。”这是“进基层、惠企业、促发展”口岸政策宣讲推介会后,现场企业积极反馈的一个缩影。
让政策惠及广大外贸企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对中国等10国开始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贸“朋友圈”就此形成,已核准成员之间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新《办法》取消一般认证企业,保留高级认证企业、失信企业、其他常规管理企业,高级认证复审时间由3年调整为5年。海关开展汇总征税新型征税模式、关税保证保险模式等。一系列新政策和形势给外贸企业经营带来了新的选择,但是怎么把新政策在实际运营中用足用好,考验着每一名外贸从业者的知识储备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市口岸办、青岛海关、青岛市税务局等精准把握外贸企业政策需求,线上录制了视频课程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送,线下赴10个区市组织集中宣讲,走访重点外贸企业,切实掌握企业需求,现场解决问题。近日,崂山区税务局主动连线青岛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网络视频会议模式,对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税务辅导,向企业详细介绍了出口免抵退税与免退税政策,根据企业财务人员提到的适用生产型企业还是外贸型企业的问题,以及近期正在办理的进项税额税务处理相关疑问,向企业提供了政策咨询。
推动“堵点”“难点”化解
企业走访中,口岸、海关、商务、税务、港口、电子口岸工作人员组成全链条式服务工作队,既解决企业实际“点”上一个个实际的问题,又有机会与企业面对面梳理青岛外贸的“堵点”“难点”,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范围各自认领问题,优化提升工作流程,找准服务外贸企业的“发力点”。其中,企业反映青岛港域内不同港区间移泊申报手续复杂问题,青岛海事局及时组织研究,确定同一口岸水域内移驳不再办理出口岸手续和进口岸手续。
此外,有企业反映船舶信息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引航站业务网站两个平台重复录入问题,青岛引航站和山东电子口岸公司就船舶引港信息“一次性”录入进行对接,目前正组织企业数据传输测试,有望近期试运行。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每场宣讲会后,参会企业负责人积极踊跃拷贝宣讲人员课件,回企业组织再宣讲。青岛乐星电子公司财务科长周翠翠表示,“宣讲课件很实用,操作性很强,今天我代表企业参加了培训,会后我们公司将组织财务人员集中培训,用足用好新政策”。另外,为打造一流口岸营商环境,青岛市口岸办依托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发建设了“青岛专区”,外贸生产企业和口岸单位可登陆专区查询口岸收费标准、评价口岸服务质量、反馈口岸相关问题、查阅政策公告通知等。“青岛专区”的启用搭建了各行业、部门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打造了外贸企业全方位参与的互动平台,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参与主体”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领导下,市口岸办会同各有关部门抢抓战略机遇,统筹开放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战略叠加优势,努力打造国际化一流口岸营商环境。2021年前10个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975.6亿元人民币,已超去年全年,同比增长36.7%,较2019年同期增长45.8%。在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青岛市荣获全国跨境贸易标杆城市。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