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党,居住把你想,以前住的土坯房现在别墅加楼房;感恩党,走路把你想,以前走的泥泞路,现在道路宽又广……”走在胶北西松园村整洁宽敞的大道上,“十个感恩党”的标语随处可见,这既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西松园村民心声的真挚表达,也是西松园村党支部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共享成果的真实写照。
11月18日,首页传媒第三党支部走进胶州西松园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互相交流学习,共同回望初心。 中共首页传媒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滕兆鹏、胶北街道西松园村党支部书记阎进儒、胶北街道党建办主任付海滨出席“结对共建”活动。
村民幸福感爆棚
在西松园社区,家家户户住进了小洋楼,整个村子可谓风景如画。胶北街道西松园村党支部书记阎进儒自信满满的说道,“你看看大道上,都找不出个烟头来!村民们生活富裕,幸福指数与日俱增。”的确如此,在西松园,村景优美、村容如画,家家户户都住进了二层小洋楼,整个社区大道可谓一尘不染。村庄如此洁净,得益于该村党员网格化管理制度。据阎进儒介绍,西松园村将全村居民按居住区域分为A、B、C、D四个网格化管理区,村“两委”成员作为区长每人带领15名党员负责一个片区,定期入户走访联系群众,及时了解掌握党员联户开展情况,64名党员干部担任“街长”,带头冲锋在前,持续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污水管网、街道绿化等工作。
红枫桂花街、樱花街、玉兰街、海棠街,在西松园村,整洁的大道两侧都种植了特色植物。“村里每年都会投资20万元用于宝马丁香、玉兰、红枫等树种的栽种。”据阎进儒介绍,围绕“上有屋顶,下有地坪,房前屋后有花草,垃圾、污水同治理”的思路,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污水管网、街道绿化建设。截至目前,西松园村共实现村庄硬化路面3.5万平方米,打造了红枫桂花、樱花、玉兰和海棠4条“植株特色街”成就了西松园村四季优美的村庄美景。
各具特色聚民心
茶余饭后,不用走很远,就能在居住的小区附近享受文化生活。在西松园,不仅注重了“小家”的形象建设,还通过硬件投入、软件提升,不断满足了居民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提炼出西松园社区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
在西松园,村民的幸福感不仅在于个人居住环境的提升,整个西松园社区,俨然成为一个集居住、文娱、教育设施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据阎进儒介绍,在西松园社区,不仅有秧歌队、柔力球队、腰鼓队、篮球队,还有太极拳队、门球队等等。在这些队伍里的骨干里,都有党员,一人“身兼多职”是常态,有的党员既是太极队队长又是秧歌队队长,或者既是门球队长又是太极主力队员。
社区文化建设,基础设施为先。据了解,西松园一直致力于整合现有资源,为社区居民构建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的社区文化综合体。2019年10月,西松园村投资重金重新铺设新门球场草坪。“这个门球场的草坪,每根草都如同有一根筋。”据阎进儒介绍,这种草坪可以避免闪击时草丝打滑,也解决了踩平草丝后球速加快的问题,成为了村民们舒心适用的好球场。
每晚的文化广场,健身操音乐声、大人欢笑声、孩子们的欢乐声不断传来,到处是一副幸福温馨的场面。村民不仅吃的好、住的好、还要有个好身体,真正达到不忘初心,就是让村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多年来,西松园村党支部通过村庄自筹、政府奖补的方式共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文化广场3处,投资20万元安装健身器材20余件,目前全村文化广场建成面积达3600万平方米,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图书室、篮球场、门球场等休闲娱乐场地一应俱全。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更多村庄和村民受益,西松园村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也当好教练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以点带面,在胶北街道的指导下,义务帮助多个村庄的村民学习24式太极拳。截至目前,已帮助律家庄、玉皇庙、曾家庄、辛庄、前王等12个村创建了太极拳队。丰富的文体活动给村庄和村民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村民的身体更健康、精神面貌更好,村庄也更加和谐稳定。
党建引领激发新活力
据介绍,近年来,西松园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党建载体,激发基层党建活力,让党建活力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党建引领村庄治理的“西松园实践”深刻表明,党建强则治理优,治理优则基层安。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村党组织,大量工作要靠村党组织书记去组织、去落实,选好一个人,就能带好一班人、建好一个村。据介绍,西松园强化村两委班子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西松园村班子团结,村庄稳定,离不开两任村书记的努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祀成推出党员联户制度,广大党员直接联系群众、宣传服务群众、团结凝聚群众、引导带领群众,建立了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推动基层治理全面进步。
2001年以后,现任书记阎进儒根据村庄发展实际,在党员联户的基础上,对党员队伍实行三定(定岗位、定责任、定联系户)、三评(群众评议、党员评议、上级评议)、三信(信仰、信念、信心)”的管理办法,对密切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提高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几十年来,全村无信访上访事件、无刑事犯罪案件。另一方面,注入新鲜血液,增强村庄发展活力。采取公开招考、调研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着力将表现优秀的退伍军人和返乡大学生纳入后备干部中,着力将群众、党员满意的能人选到村班子中来。全村317户,近千村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正是因为全村上下,同心协力的苦干、实干,才成就了如今西松园村四季优美、万紫千红的村庄新美景。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