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青岛实践

核心提示: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的发展通常会呈现逆向运动。即随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呈日益降低态势。对绝大多数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业越是不断式微,农产品自给水平会不断下降,对外粮食依赖度会不断提高,这似乎已是一个难以逃避的经济规律。然而,这一切对沿海城市青岛而言,却是个例外。

青岛是一座人口近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工业制造业和海滨旅游业闻名遐迩,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也成就斐然。主要农产品综合保障能力领先国内同类城市,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蔬菜、油料、肉蛋奶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达到1200多家,农业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70%,农产品出口额领跑全国,持续保持在每年50亿美元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农产品出口第一市……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浪潮中,青岛农业以巨大的产出,支撑起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其基础地位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牢固。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涅槃重生”的关键阶段,青岛聚焦全产业链,稳固种养产业,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走出一条东部沿海城市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为青岛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山后人家田园综合体

“一产”稳:稳产保供是基础

相对于二三产业来讲,农业因为比较效益低,往往被称为弱质产业。“青岛作为旅游城市、工业城市,发展农业真的重要吗?”这曾是很多都市人提出的质疑。

纵观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及欧盟工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居于全球经济产业链顶端,他们无一例外将农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底线”,大部分国家对粮食生产实行高补贴制度。美国“以农立国”,在1892年建立农业部时就倡导“农业是制造业和商业的基础”,大力保护、推动、支持农业种养业发展;农业是荷兰第一支柱产业,花卉、蔬果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再看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广州,为应对粮食自给率不足,通过地方立法,每年财政大块支出补贴粮价,只为让市民吃上平价粮。

花生种植新技术在莱西试验成功,亩产平均提高10%左右。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青岛一直将保供作为农业首要任务。多年以来,始终保持着主要农产品自给有余,且综合保障能力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粮食总产稳定在300万吨以上,蔬菜、油料、肉蛋奶和水产品人均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193.4万头,同比增长44.2%。

以上数据说明,青岛已牢牢握住了“米袋子”和“菜篮子”,让青岛人的饭碗始终端在自己人手里。作为沿海旅游城市和销地城市的青岛,这份成绩实属难得。这离不开青岛广大农业从业人对耕地种养的执着坚守,得益于青岛农业部门对产业发展的精心布局。

绿色硅谷智能温室

在青岛大地上,一片片高标准农田、一个个现代农业园区、一家家畜牧养殖基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农业“土”的印象,让人充分领略到都市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也成为了一处处现代农业的行业标杆。从土壤培养、生物肥及有机肥使用,到土壤、空气、温度、湿度的自动化控制,到产品包装、配送等等,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全部实现了统一的标准化。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以青岛九联集团为首的畜牧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逐渐成长为覆盖种禽繁育、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宰杀冷藏,以及加工、建筑、包装、贸易等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单是蔬菜的种植,早已不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表示,企业用工业化思维赋能传统农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纵向打通农作物生产各个环节,横向打通生产、物流、销售、金融等环节,在“一纵一横”之间,也打通了农产品的全产业链。

凯盛浩丰智能温室

纵观城市发展历程,中国正处在城市工业化和现代化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在此时,青岛农业未被传统规律所影响,以巨大的产出支撑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基础地位愈发牢固,从传统农业走向了都市现代农业“涅槃重生”的关键阶段。

“二产”强:加工出口是支柱

一座城市往往在历史洗礼中造就了自身独特的性格,如:重庆的火辣、成都的休闲、拉萨的神秘等等。青岛,这座凭海而兴的城市,因开放与现代闻名于世,而青岛的农业深植这座城市基因,体现出鲜明的外向型性格。

从1984年引进第一家外资企业开始,青岛不断推动农业对外开放,通过持续引进国内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起了以出口加工业为支柱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多年来,青岛农产品出口额稳定在300亿元以上,稳居全国城市首位,现代农业经营水平全国第一。以九联、万福、柏兰为代表的老牌龙头企业均以农产品加工出口起家,从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发达的农产品加工出口是青岛农业发展之魂。

农产品加工车间

创办企业四十载,看着企业的成长、村子的变化、村民的生活,70多岁的青岛柏兰集团创始人郭培正心里像是装着一堆坛坛罐罐。带领大伙创业之前是苦罐子:上世纪七十年代退伍回家时,村里一穷二白,看到乡亲们守着几亩薄地熬日子,急得上火没门路。如今是蜜罐子:企业办大了,村民口袋鼓了,村子也变得非常漂亮。

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柏兰集团还是生产香油的个体户,胶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郭培正推着小推车走街串巷、赶大集卖香油的身影。“一张张农产品出口订单接踵而来,成就了青岛柏兰集团如今覆盖全产业链的规模。”郭培正历数企业发展标志性事件时,总不忘提到两张特殊的外贸出口订单。1986年,从外贸部门获知的一张辣椒出口订单,让业务首次触及延伸至辣椒产业链;1992年,来自韩国的芝麻粉加工订单,让企业拓宽了芝麻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历时四十载,当初的小作坊早已发展成为以“芝麻、辣椒”产业链为主导的现代化大型农副产品龙头企业与国际农业产业集团企业。

与柏兰几乎同一时期,九联、万福、康大等一批外向型龙头企业在青岛迅速崛起,他们的成长路径如出一辙,从小作坊或村办企业起家,快速成长的转折点都在于农产品出口业务的夯实,之后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强壮产业链,发展成为覆盖全产业链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万福猪肉加工车间

如今,农业龙头企业队伍还在持续扩充,由传统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业为主,扩展到了现代种业、休闲观光、电子商务、农业科技服务和以先进农机、农药(兽药)、饲料和肥料生产等为主业的企业。像蔚蓝生物、海大生物、海利尔等一系列科技型投入品企业纷纷加入“龙头队”,让农业全产业链更加丰满、强壮。

截至目前,已形成了蓝莓、茶叶等15条十亿级特色产业链,果品、肉鸡等8条百亿级产业链,农产品加工、畜牧业等2条千亿级产业链,农业新“金花”培育企业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3家,实现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生产要素更加齐备、资金资源更加集中,集聚发展优势凸显。

胶州大白菜、大泽山葡萄、康大肉兔、九联鸡肉…这些青岛农品品牌走出国门,名冠天下,正是得益于近几年青岛农企品牌培育及推介。业内专家表示,青岛农业企业品牌培育的路子走对了,这条路应该一直走下去。

“农业企业培育和扶持方面,今年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和推介力度。”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宋辉表示,2020年,我市启动金花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遴选科技含量高、成长前景好、市场占有率大和有一定知名度的12家新一代“青岛金花”农业类培育企业,通过集中宣传推介,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影响力,助力企业提质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今年“青岛金花”农业类培育企业将新增加5家以上,目前正在做遴选方面的工作。

实施产业链强壮工程,通过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一批龙头企业牵头、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跟进、广大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持续稳定发展。

“三产”兴: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艳阳、蓝天、白云、波光、绿浪装扮出的大泽山,一座座新建的青砖黛瓦的房舍掩映在绿荫中,构成一幅幅绚烂画卷,绕山腰缠绕,透出勃勃生机……好一幅盛世美景。

平度市大泽山镇,各家种植户的葡萄生意经营得蒸蒸日上,即使遇到葡萄价格波动的年份,依旧可以稳稳增收。他们的秘诀是“接二连三”。一方面,一产“链”上二产,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把葡萄加工成葡萄酒等产品;另一方面,“链”接三产,以葡萄为载体,发展葡萄采摘游。旺季时,一车一车的外地游客来到园区采摘葡萄、品尝葡萄酒,走的时候还不忘多带点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一颗葡萄,串起了长长的产业链,利润增长点多了,农民增收势头自然可观。

“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业内专家指出,青岛应持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在各个细分领域“接二连三”打通全产业链,突出发展农业专业服务业;结合地域、人文等资源,都市现代农业的体验、观光等功能,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提升价值链。将乡村休闲旅游和农业专业服务等作为阳光产业来强化培育,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为新型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葡萄庄园

事实上,现代农业的竞争,不仅仅是农产品市场之间的竞争,而是更激烈的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很多企业也不再满足于做一条产业链的“链主”,而是将业务触角延伸至更多的产业链。如青岛康大集团深耕高效农业产业链建设三十年,目前拥有养殖、种植和调理食品三大产业链,产业链遍及山东、吉林、四川、福建等地。肉兔已建成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屠宰深加工、饲料加工销售,肉兔屠宰副产物高值化利用全覆盖全产业链体系,引领我国肉兔产业发展。2020年兔肉出口量占全国近70%,居全国第一。

全产业链挖掘出产业高附加值,找回了农业真正价值。而这条农业全产业链始终姓“农”,主要功能就是“联农带农”。“我们产芝自然村清朝时曾出过两名进士,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并有享誉胶东的‘全鱼宴’,这两年通过发展民俗博物馆、休闲采摘、乡村民宿、淡水鱼宴等特色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9千多元增长到如今近2万元。”莱西市产芝村运营负责人王延强说。

产芝村

过去,农民就业增收一直在狭窄的种养领域;现在,通过全产业链向宽广的一二三产业领域持续拓展赋能,农民从原料供应者向土地流转者、分红者、雇员等多重身份拓展,开辟了农民增收“靠地、靠力”后的“第三空间”。从上年度全国乡村产业监测调查系统数据看,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从业农民(户籍在乡村的劳动者)人数超过10万,带动农户超过100万户,农户从龙头企业获得收入超过200亿元。农业全产业链条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其他农民一般高30%以上。

“四十年前,守着两亩薄地全家过苦日子;四十年后,种着两亩田地也能过上富裕日子。”单项农业生产向全产业链拓展为农民带来的增收逆袭,不仅仅发生郭培正所在胶州柏兰村,也在中国千千万万农村中普遍存在着。

向日葵基地

行走于青岛广大乡村,我们欣喜地看到,青岛作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先行区,正聚焦“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以新思路、新举措,全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蓄足了新动能。你看,在青岛农业产业链上,企业健儿们奔跑,是那样的铿锵有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