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钰 青岛银海中学 七年级
2021年10月16日上午,我们青版财经小记者团来到了崂山民俗文化村,突如其来的降温天气也抵挡不住我们探寻非遗文化的热情。
首先,我们跟随民俗村的田馆长参观了旧物展览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一张破洞的地契。田馆长给我们讲述了它其中的寓意与故事。在解放前家家户户最重要的财产,就是他们的房子了。老一辈总会把房子传给下一代,这种代代相传的形式,饱含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当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只能将房子卖出去,地契从而也会转给别人。而这也让卖房的长辈觉得很对不起家里的孩子,所以他们就会撕下地契上的一小块存根作为“记号”,然后去告诉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不能像老一辈这般无能,要从他们这一辈开始奋发向上,努力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将来把留有“记号”的地契再买回来。由此可见,破洞的地契也正承载了老一辈对孩子的殷切希望。
紧接着我们去参加了剪纸互动体验活动。我们跟随青岛市非遗传承人李奶奶一起学习了如何剪团花。李奶奶先简单给我们介绍了剪纸这一传统艺术的起源,随后介绍了她曾为各国领导人剪过的作品和她在国外参展时遇到的趣事。李奶奶说她曾前往法国参加世博会,展示她的剪纸作品,她在自己的展厅,遇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有先天性残疾不能行走,李奶奶就为她现场剪出了一个翩翩起舞的小女孩,小女孩的母亲十分感动,激动地告诉李奶奶,她是多么希望女儿也能像李奶奶所剪的“小女孩”那样健康的舞蹈。那一整个下午,李奶奶为小女孩剪了许多画像,祝愿她能茁壮成长。李奶奶用她灵巧的剪刀征服了外国友人,也让世界认识了来自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李奶奶告诉我们,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人们通过剪纸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她说:“中国人啊,就是图吉利。就像我在福里剪一朵我们的国花牡丹花,祝愿大家富贵花开。又好比在同学们高考时,我剪一个鲤鱼跳龙门,祝愿大家旗开得胜,都能顺利通过高考,进入一个好的大学。”剪纸承载着艺术家的信念与情感,体现了人们追求、歌颂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愿望。
随后,李奶奶又给我们演示了她高超的剪纸技术,并且细致的教我们剪“孔雀开屏”的团花。我开始有模有样的剪起了手中的纸:先叠成一个三角形,再小心翼翼的剪出一个弧形,剪波浪纹时,我稍有些紧张,我仔细的剪出一个三角形,再慢慢的修成圆弧形,随后剪出一个半圆,左一刀,右一刀,这样不断重复三次,最后,只需要去掉底部的尖角,我的团花就剪好啦!可是由于我拆开的时候稍有疏忽,造成一个花瓣断掉了。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感到气馁,而是结合李奶奶总结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最终剪出了更加完美的团花。当和小伙伴们一起戴上“小红帽”,我也终于明白了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李奶奶还说,她认为剪纸艺术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向上,向善的,这项文化一定会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关键就是在于平时的运用。她期待着剪纸这项传统艺术日后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接过非遗文化的接力棒,让我们的传统永远流传下去。
通过这次参观与采访,我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魅力,也认识到作为新一代的中国少年,我们要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制作技法,增进对传统艺术的理解与热爱,做好传统艺术的接班人,向全世界展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