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商汤科技:用“AI力量”撬动未来

谁也不会想到,中国企业会在2020年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成人礼”。

一年后的今天,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后疫情时代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从毅然创业走到声名鹊起,商汤科技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却始终闪烁着光辉。在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与其他众多历经“成人礼”的企业一样,商汤坚持原创技术立业,不断创新突破,始终致力于为企业和社会贡献不可或缺的“AI力量”。在11月1日青岛企业家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进商汤科技青岛公司,对总经理吴启涛进行了专访。

选择,然后坚持

这场疫情冲击所带来的阶段性困惑,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吴启涛自然也不例外。他表示,身处快速更迭的竞争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困境与挑战,关键是要学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即选择,然后坚持。

2021年对商汤科技青岛公司而言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他向记者坦言:“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增速有所放缓,疫情也在2021年中有多次反复。由于国家整体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政府财政支出优先支持防疫物资的采购、防疫检测和防疫人员布控等方面,因而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城市、社区、医疗等方向的投资力度相对受到一定影响。此外,受疫情影响下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纷纷采取降低成本的举措,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暂缓,因此商汤计划开展的智能工业项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虽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困难之中往往蕴藏着宝贵的机会。

在智慧商业方面,商汤科技与青岛一汽解放成立联合实验室,达成了重要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行业内首个5G+AI车身冲压件质量自动检测系统。该项目能够在降低生产线长期运维成本的同时,极大提高了质量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在智慧城市方面,商汤科技联合泽润海商共同打造的“青岛AI开放创新平台”正式发布,这也是山东首个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及智能制造的智能视觉AI开放平台。依托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领域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该平台能够提供更加开放灵活、精准高效的AI云服务能力,不仅为青岛带来更具创新价值的人工智能应用,也将为加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提供动力。

在智慧生活方面,基于商汤行业领先AI技术的区域级医学影像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平台及相关应用,商汤智慧健康将助力西海岸新区5家健共体医疗机构和2家妇保机构在医疗机构临床工作流方面实现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的全面升级。

在智能驾驶方面,商汤推出了SenseAuto AR-Robobus商汤绝影自动驾驶AR小巴。除了具有L4级自动驾驶功能外,小巴还能在自动驾驶的线路上将周边实景进行实时的AI+AR风格化处理,展示未来城市风貌,打造虚实融合的乘车体验。

兼顾行业趋势和技术趋势

“选择,然后坚持”只是商业逻辑的第一步。在吴启涛看来,商业逻辑的本质在于,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可持续发展的,以及是否是可以迭代升级的。

在一汽解放青岛基地冲压自动生产线上,一批即将下线的冲压件在陆续“打卡拍照”。这可不是简单的拍照留念,而是对冲压件产品表面缺陷的智能化检测。

冲压件划痕、细微瑕疵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在各大汽车生产厂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冲压件的表面质量检测,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技术难点。对此,商汤科技联合一汽解放青岛基地开发了行业首条“5G+AI”的冲压件表面质量在线检测线。基于AI技术实现升级后,相关产线不仅精简了冲压车间的质检环节用工,更提高了质检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这只是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制造业数智化发展的场景之一。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开路先锋,商汤科技依托人工智能赋能企业的过程更像是蓄水开源——以应用场景广阔的技术平台为基础资源,解决制造业企业数智化发展“无水之源”的痛点,精准提供技术上的专业服务。

在吴启涛看来,青岛拥有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的绝佳试验场。从供给侧来看,青岛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高端软件等关键支撑产业。从需求侧来看,随着大量制造业企业自动化、数字化建设进程日益成熟,行业相关的智能化需求度也越来越强。可以说,当下的青岛已经迎来了智能化发展突破的临界点。

这种既有需求又有供给的全面性,一方面将进一步促使工业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将带动工业互联网实现自身技术的创新迭代。在工业互联网和传统工业相互促进、融通发展的同时,也能大力促进相关产业培育,实现青岛工业互联网良性健康的内循环发展。

在此语境下,兼顾好行业和技术趋势成为商汤在人工智能赛道长跑中释放更大价值的“必答题”。但方法、方向与尺度的拿捏也颇为重要。

他向记者介绍,商汤科技与本地企业共创共赢,共同打造行业生态。在刚刚落幕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上,商汤重磅推出“工业引擎”,致力于全面赋能传统工业的各类垂直领域和应用场景,加速工业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此外,商汤还与海尔、澳柯玛、泽润海商、亿联信息科技、竹云科技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在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和智慧家居等业务方向开展深入合作,推动青岛更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

与此同时,依托山东和青岛本地的人才圈、产业圈和数据圈,商汤青岛布局以产学研政用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应用体系,培养人工智能复合型专业人才,持续为各行业生态企业进行生产赋能,助力区域产业升级,打造人工智能生态。

归根到底,不断学习、不断迭代、不断可持续发展才是最有效的适应。“在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之路上,商汤工业引擎可以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转变,全面提升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控,实现行业降本增效和持续增长。”吴启涛补充道。

敢于拓圈 满足“真需求”

模式带来稳定,拓圈带来的则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吴启涛认为,青岛的骨子里镌刻着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基因,城市的脉络里蕴含着开放共享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一方面,青岛具备良好的科技创新的环境和土壤。2019年以来青岛陆续发布《青岛市“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2019—2022年)》、《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重点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依托于政府政策的顶层设计,商汤也将助推青岛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青岛先后引入商汤科技、京东方、富士康、科大讯飞等行业头部企业。围绕着这些头部企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生态链,链条上下游企业能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谈到未来,他告诉记者:“商汤期待青岛能出台更多支持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资金引导的方式,扶持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企业所需的资源,协助企业在本地的发展。其次,期待通过以商汤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的打造,构建一个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聚焦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最后,期待通过出台一些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将行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青岛,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的、优质的发展动力。”

带着时代的加速度锋芒毕露,敢于乘风破浪,也敢于打破边界。凡此种种,看似大胆、跨界的拓圈行为,实则建立在深度了解用户、加强市场研判的基础之上。

用吴启涛的话来说,充满活力的商汤青岛公司,其实一直在“以无招胜有招”。他更像一个活力满满的少年,根据时代和用户的特点,去提取淬炼,去相融共生。在一次次的互动、交融与赋能中,精准击中制造业数字智能化发展痛点,在为制造业企业化解难题的同时,也觅寻到商汤赋能工业理念的全新打开方式。

这份解读颇具智性色彩和人文关怀。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商汤从根本上促进了技术层面与企业社会价值的融通共赢与开放多元;而把尊重制造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前置到模式设计之中,则是对传统制造业数字智能化发展的一次模式革新。

可以说,商汤很好地把握了“出圈”的能力、节奏和尺度。“商汤也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城市共建,反哺文化生态,并且将企业发展的格局上升至社会责任层面,与各方资源相互借力,实现良性互动发展。”他向记者补充道。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宋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