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如火如荼开展的过程中,迎来了农用薄膜污染治理的重要时期。时值秋收秋种“窗口期”,青岛市即墨区农业农村局狠抓业务落实,大力推进农用薄膜回收清理,着力改善农村土地污染现象,助力即墨区环境整治提升。
为有效提升即墨区农膜回收清理水平,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9月份召开秋季农用薄膜回收工作会议,进一步规范工作标准,明确工作任务。深入农业投入品经营户、种殖户及集市,宣传农膜科学使用知识,组织开展农膜回收利用问卷调查,印发告知书、明白纸等宣传资料600余份,系列挂图3000余份。充分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认识到地膜残留的危害性、地膜回收的必要性和废旧地膜作为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价值。同时,持续在全即墨区设立的20个监测点位开展地膜残留监测,有序进行样品采集、检测和数据上报,通过监测土壤中残留农膜量印证农膜离田量,掌握农膜回收第一手数据。
今年以来,为确保农膜清理回收工作落到实处,即墨区多次开展专项行动,鼓励农户、商贩、企业等个人和社会组织多举措回收清理农膜。增设农膜回收处置点60个,确保回收网点全面覆盖,方便群众交售农膜,做到废旧农膜应收尽收。截止目前,即墨区已清理农田面积18万亩,无害化处理废旧农膜残膜210余吨。同时,加强对农膜使用回收的监管执法,开展砺剑护农3号行动和农业固体废弃物专项执法检查,对辖区内农资门店开展了多次全面排查,共开展相关检查1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已查办“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处理农用薄膜案”4起,罚款1700元,发现问题5处,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农膜残膜回收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是践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行动,也是增进民生福祉、改善环境面貌、助力文明创建的重要环节。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政策为引导,以点带面,形成长效机制,确保农田废旧地膜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推动即墨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真正做到创建为民惠民、成果人人共享。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喆 实习记者 王洁 通讯员 李成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