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金融助企 营商创优】抓培训、优政策、解难题 助力企业跑出上市加速度

随着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资本市场青岛军团的阵容扩大到70家,总市值达到 13084 亿元。至此,2021年青岛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第四位,占全省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三成,全市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位居全省首位,北方资本“第三城”更加名副其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运用市场逻辑、资本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上市工作全面起势,实现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市数量创历年之最。今年以来,全市上市工作捷报频传,呈现快速增长的新态势,不仅创造了10天内新增每日优鲜、百洋医药、海泰科模塑、德才装饰4家上市公司的新速度,也创造了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A股10家上的历史最好记录。

上市储备更加充实。截止目前,全市尚有青岛云路过会待发,10家企业在证监会、交易所审核,22家企业在青岛证监局辅导,4家企业向境外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101家全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504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形成了充足拟上市企业梯级储备。

上市质量持续提升。“十三五”期间,上市公司由传统的制造业为主,向“工业+互联网”、高端制造、生物医疗、新材料等新兴领域转型升级。近年来,新增过会及上市公司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九成。截止到9月30日,我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3084亿元,超过2021年全市前三季度GDP2773.64亿元,对促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青岛市通过不断优化政策、创新举措、加强培育,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企业上市工作进入新阶段。

“抓培训”。近年来,持续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专项行动”,依托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运用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引进创投风投、股改、辅导、上市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对接资本市场的热情和能力明显提升。至今已举办培训160余场次,参训企业超过13000余家次,参训人员达14000余人次。

“优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放大效应,结合企业上市需求,按企业上市阶段实行提前奖补,将奖励政策时间前移到券商出具尽调报告阶段,并将上市补助由300万元提高到400万元,各区市也不断加大上市奖补力度,市区两级补助最高可达1500万元,并在税收等方面上给予扶持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上市成本,提高企业上市积极性。

“解难题”。切实发挥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专班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上市过程遇到的历史沿革确权、出具守法证明、土地、规划、消防等问题,协调各区市、部门给予解决。同时,积极加强与中国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的沟通和交流,为企业上市提供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加快上市进程。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全市上市工作将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青政发〔2020〕16号)要求,围绕“提升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争取到“十四五”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突破100家,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再上新台阶。

搭建企业上市服务平台。坚持平台思维,建立推动企业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上市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快企业上市进程。发挥好上交所、深交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平台作用,持续深入开展万名企业家资本市场培训活动,大力培育优质拟上市企业资源,建立重点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持续加强与证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全国股转系统的沟通,积极争取支持,提高上市及待发企业数量。

打造企业上市良好生态。坚持生态思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结合青岛市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发展战略,推动更多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发展动力。与各区(市)、部门通力合作,发挥券商、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资源优势,厚植企业上市培育土壤,培育出一批符合上市要求的行业细分龙头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培育拟上市企业的强大合力。

营造企业上市良好氛围。持续加强对优质上市公司典型案例、先进区市经验做法的宣传,充分依托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多形式、多方位进行宣传报道,讲好青岛资本市场故事,积极营造企业家“想上市、能上市”的良好氛围。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栗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