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岛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联动共治,扎实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实施“三线”作战,持续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反走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守责任底线
一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私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为指引,以全国打私办和省打私办的工作部署为目标,不断提高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政治站位,夯实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式,完善打私手段,全力推进打击走私和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坚持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两手抓”,转变执法理念,加强政策宣讲、法制宣传和包容审慎监管,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积极履职尽责,筑牢打私防线,坚守不发生较大走私案件的责任底线。
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和综合治理,把握打私工作主线
一是持续开展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国门利剑2021”“蓝天行动”“东风2021”打击海上走私卷烟等联合专项行动,不断加大打击洋垃圾、冻品、毒品、卷烟、防疫物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等走私工作力度,侦破多起大要案,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接下来,海关缉私、公安和烟草专卖局的同志将发布具体的案情情况和数据。通过一系列的专项行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是深入推进联动共治。青岛税务、公安、海关和人民银行四部门共同成立联合办案指挥中心,探索高度集成、高效联动的打击涉税违法犯罪之路。青岛边检站联合海关、海警、海事、海岸警察支队、港航公安等五家单位签订《海陆一体联合管控协议》,合力筑牢海上管控安全屏障。市烟草专卖局联合海关、公安、市场、交通、邮政、海警等六部门签订《联合打击海上走私卷烟违法犯罪合作备忘录》,促进执法协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是不断加强非设关地管控。对全市223处非设关地港口、码头、停泊点进行全要素核查,逐项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建档立案,挂图作战。探索非设关地反走私工作网格化建设,即墨区已搭建全省首个打私网格化信息平台,将打私综合治理工作嵌入全区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构建起“海防、岸防、陆防一体,人防技防并举,线上线下结合”全社会多元共治的打私工作新模式。
基础性工作夯实有力,强化打私工作防线
各区市打私部门优化协同协作,强化综合治理,不断加强与海关、商务、银行、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配合。组织外贸企业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引导进出口企业守法经营和诚信自律,体现“走私惩处、违规教育、守法便利”的政策导向,增强了诚信企业的“品牌效应”,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推动”的高效良性模式。
同时,强化“宣传也是打私”的理念,创新开展反走私宣传工作,扩大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例曝光。今年组织举办了“打击走私成果展”,历时近半年时间,先后在市政府和各相关单位、各区市巡回展出,并印制宣传册现场分发;与市广播电视台合作,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扩大打私宣传工作受众面和影响力。制作了11个版面向群众播放的打击走私公益广告,内容涵盖打击走私相关知识以及出入境基本常识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呈现,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反走私的良好局面,推动我市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水平迈上新台阶。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倚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