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即墨“土专家”改造玉米收获机 精准投入保秋收

近日,秋收进入关键时刻,可连日来的阴雨天气造成大部分地块土壤水分饱和,田地潮湿、泥泞,农机无法进地收割玉米。而在金口镇垒里村,10余台新型玉米收获机正在田地里不分昼夜的轰隆着。这一反常态的景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土专家”改造玉米收获机

为解决传统玉米收获机无法入田工作的问题,青岛市保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华玉虎,自发研究改装玉米联合收获机。他在履带式水稻收获机的基础上,把拔禾轮加高25公分,增加籽粒筛片,改造出新型玉米收获机,新机械不用等到田地干了再进地,为玉米收获、小麦播种争取了时间。

“一台机器一天可收获玉米50亩,目前已经引进和改装机械60余台,协助周边8个乡镇抢收玉米2万余亩。待玉米收获完,此机械还可进行小麦收获,可以说是一机多用。”华玉虎自豪地介绍起这“爆销款”机械。

据了解,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名录第一批名单,华玉虎作为青岛地区优秀农机专业人才代表,入选其中。“为建设即墨农机人才队伍,即墨区农机服务中心创新培训模式,通过‘师承制’培训、打造‘土专家’培训服务团队等方式,建立了农机人才库,开展农业科技线上线下‘双线服务’,为即墨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机人才。”即墨区农机服务中心农机管理科科长李延德说。

提前谋划,保障秋收

为解决地涝无法进农机的困难,实现农作物应收尽收,即墨区农机服务中心早谋划早准备,成立工作小组,围绕农机具改装、农作物抢收快收、粮食收储销售等工作开展调研指导。

“‘三秋’生产事关今年粮食丰收和明年夏粮生产,事关粮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大局。即墨区农机服务中心把秋收工作作为头等大事,靠前督导指挥,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指导机手做好农机装备的保养、调试和检修,确保农机性能稳定、状态良好,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一化三中心’建设作用,人机齐动抢农时、保丰收,为抢收秋粮创造有利条件。”即墨区农机服务中心副处级干部单正良说。

据了解,即墨区通过农机合作社“一化三中心”建设,打造了一批集技术推广培训、维修服务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农机合作社“一化三中心”建设,即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17个,拖拉机3.9万台,配套机具6.5万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数量大、种类齐的农业机械为即墨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做好农业生产工作,农机供应保障是关键。为保障三秋生产,即墨区农机服务中心积极指导各农机经销商,畅通农机设备货源供应渠道,督促农机经销商,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备足货源,保证农机产品供应。同时积极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的农机销售服务信息,通过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以最便捷的方式、最贴心的服务保障农户购机需要。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姜喆 实习记者 王洁 通讯员 刘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