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三秋”生产的关键时期和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窗口期,为坚决夺取秋粮丰收,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10月13日上午,青岛市召开全市“三秋”生产暨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会议全面分析全市“三秋”生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出“药方”,通过强化统筹调度、加强技术指导、实施秋季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等多方面工作,将“在田的丰收”真正变成“到手的丰收”,全力推动完成“三秋”各项工作任务,并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会议指出,今年的年份比较特殊,在玉米即将收获的时候,迎来了秋汛,9月份以来,全市平均降水208.1毫米、同比增加了967.2%。连续降雨导致部分地块积水严重,农机作业困难,严重影响秋收秋种进度。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发生非洲猪瘟、炭疽等重大动物疫病,在此形势之下,青岛市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持续增加。
面对以上“三秋”所面临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会议强调,要务必认清当前“三秋”生产形势和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紧迫性、严峻性,进一步增强工作推进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调度。建立区市包镇、镇包村的工作机制,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摸清底子、找准问题,分区推进、分类施策,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秋冬种任务。组织农民群众抓紧抢收玉米,加快抢收进度;针对积水严重无法机收的问题,要及时组织动员人工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将“在田的丰收”真正变成“到手的丰收”。
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扩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户科学做好水肥调控,适期开展采收、播种。充分调动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等多方力量,扩大社会化服务覆盖面,推动服务内容由收获、播种向烘干、存储、销售、加工等环节延伸,尽可能减少农户损失。积极协调保险机构,对受灾农田进行勘查定损,争取尽快足额赔付,让受灾群众受灾少受损。
三是,实施秋季动物疫病防控行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加快推进强制免疫计划执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进度。要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牛羊炭疽、布病、结核病等防控措施,扎实办好犬只狂犬病免疫市办实事,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各区市要独立设置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专门设置区市动物卫生检疫机构,并配备补齐人员职数,确保基层重大动物防控工作有人干、有人管。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聂艳林 通讯员 冯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