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新活力与新动能,长假经济引领消费新趋势

在青岛藏马山景区的阿朵小镇里,唐风建筑吸引着人们前来“打卡”。身着汉服、唐装的游客随处可见,从幼儿到老人,都想在国庆期间来这里凑一凑热闹。定时开启的“秋千舞”引来阵阵掌声,而小镇里的摄影师们则围着那些手捧彩色棉花糖的孩子“咔嚓”个不停,这便是青岛国庆黄金周的近郊游景象……

作为具有二十余年历史的全民性长假,国庆假期不断迸发出消费市场的巨大活力,汇聚着一个个消费热点。更受青睐的“微度假”模式、再创新高的电影票房、人气高涨的沉浸式娱乐方式、火爆十足的线上消费......多种消费方式合力,线上线下交互,形成了今年国庆假期的消费热潮。

“微度假”模式持续升温

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旅游过节历来是假日消费的热点之一。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

受局部疫情影响,教育部于中秋国庆双节前后提倡师生就地过节,部分地区鼓励非必要不出省,使得各地旅游客源地相对集中。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相比于中长途旅游,以短途旅行为主导的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在这个国庆假期更受广大游客的青睐。据飞猪平台数据,本地及周边游订单在国庆出游订单中占比近六成;国庆前一周,本地及周边游预订量环比增长超380%。

随着短途旅行的升温,“微度假”模式在城市近郊逐渐兴起。以本地消费为主导,“微度假”模式凭借距离近、时间短、频次高的特点绽放出独有的活力。不再局限于每天打卡了多少景点,旅游消费更注重休闲享受,而具有观光、娱乐多重特色的旅游景点也成为近郊自驾游的优先选择。

“我们一家三代人出行,既想让孩子玩得高兴,也想让爸妈玩得舒心。”市民高女士在这个假期选择自驾出行,并在阿朵小镇,展开了“沉浸式度假”。“孩子骑马又喂了小鹿,爸妈可以在酒店游泳泡温泉,晚上在古街走走,体验感也很好。”

集游乐设施与休闲服务为一体,阿朵小镇便是近郊游景点里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古风商业街保留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基因,吸引了很多游客拍照留念。现代化的萌宠乐园又是孩子们的天堂,融合化的场景设置与多种服务让阿朵小镇成为了青岛市民假期休闲旅行的目的地。

像阿朵小镇这样,保留地域特色与商业属性的多元化景点深受游客喜爱,成为了消费持续升级趋势的一大特点。据飞猪平台数据,国庆假期期间,一二线城市近郊的度假型酒店、高品质乡村民宿及主题乐园周边酒店预定火热,乡村民宿订单量比上月增长超560%。“微度假”模式的兴起,不仅满足了广大游客逐渐复苏的旅游需求,更为未来如何打造休闲旅游场景提供了可行性路径。

主旋律电影引领观影热潮

观影亦是很多消费者假期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今年国庆档,十余部影片扎堆上映,掀起了观影的热潮。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截至10月7日17时,今年我国国庆档票房已达42.46亿元。灯塔专业数据显示,从10月1日至7日,青岛影院的票房总量达到了4256.82万元。

国庆期间,李女士与父母一同观看了《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李女士提到,平时来看电影时,影厅里也就十几个人,而国庆期间影厅几乎爆满,自动取票机前也排起了长队。

国庆期间的票价也呈现出明显的上涨趋势。李女士也表示,平时看电影时一般票价30多元,买特价票在25元左右,而这次看电影的票价则是48和39.5元。

从内容和题材来看,刻画恢宏战争场面的《长津湖》,描绘跨时代家国亲情的《我和我的父辈》等主旋律大片,叫好又叫座,成为此次国庆档的一大特色。

“本来以为这些电影是比较适合父母观看的,自己只是想去陪他们,但看电影的时候自己也沉浸在历史中,情不自禁地留下了眼泪。”李女士如此说道。

事实上,红色产业历来是国庆节期间的重要消费趋势,而生逢其时的《长津湖》受到追捧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截至目前,长津湖已打破11项影史纪录,包括国庆档影片战争片单日票房纪录、国庆档影片首映日场次纪录等。借助《长津湖》的头部影响力,黄金周档期单日票房也首次实现连番上涨。

假期也是发力亲子市场的黄金时期,因而吸引了多部儿童电影定档上映。但总体来看,《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两部大片占到了70%以上,票房占比超过95%,从第三名开始便出现断崖式下滑。其他电影所占的市场空间有限,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性格局。

据猫眼研究院与微博电影发布的《国庆档电影市场数据洞察》,相较于2020年国庆档,今年影片时长提升,放映场次下降,但场均人次大幅提高。《长津湖》和《我和我的父辈》的高口碑和高票房为电影市场的复苏注入了强心针,也证明了优质、正能量的内容对观众的吸引力越发强大。这也为电影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沉浸式娱乐成假期“新宠”

对于很多就地休假的年轻人来说,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兴娱乐方式也是假期娱乐消遣的好去处。

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0年底,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17亿元,相关实体店突破三万家,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增至约170亿元。 而密室逃脱行业目前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百亿,预计在2024年会达到219.6亿元。

在国庆假期里,韩琦与朋友放弃了外地游玩的计划,选择了在青岛玩剧本杀、密室逃脱和鬼屋。

“这些沉浸式的娱乐方式让自己置身于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可以充分地放松心情,享受假期。”韩琦说到,“假期里玩这些项目都要提前预约,去玩剧本杀提前一天才约到房间,玩密室逃脱时也等了三四个小时。”

青岛“十三档案”市南店店主天凉告诉记者:“10月1日当天,整个国庆期间的场次就被预约满了。店里每天都是爆满状态,很多玩家甚至需要排队等候三四个小时,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两点。”。

记者注意到,在国庆这一特殊的节点,家国题材的剧本和沉浸式游玩方式非常受欢迎。韩琦和朋友在玩剧本杀时就选择了一个抗日战争背景下革命先辈英勇奋战的剧本——《兵临城下》。“这种寄托着家国情怀的剧本寓教于乐,既可以获得推理的乐趣,又能在游戏中感知动荡年代革命先辈的精神。”

在新业态快速发展的背后,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沉浸式空间的安全隐患,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假期前印发了《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试行)》,要求从业单位自查自改,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查严管。

与此同时,沉浸式娱乐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剧本中所含的暴力血腥因素、引发的过度沉浸等问题,也引发了热议。在新业态持续火爆的背后,如何推动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也是需要业内和社会各界人士持续关注的议题。

线上消费彰显市场活力

繁忙的国庆假期在带来线下旅行热潮的同时,也引领了新的线上消费趋势,推动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互动。一键下单的本地配送方便快捷,强劲的消费需求为外送平台带来了接连不断的订单。饿了么数据显示,国庆黄金周期间,平台超市的食品、日用品、生鲜商品、母婴用品销量均呈现全面增长,24小时送药需求成倍增长,其中像奶粉、孕产妇服饰、母婴小家电、婴儿防护出行用品、婴幼儿服饰增长都超过3倍至5倍不等。

受疫情影响,国庆期间出境游的熔断使得境外消费回流,天猫国际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天猫国际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家“云出境逛街”,对进口商品的消费成为了扩大消费的新动力。以中免集团为例,旗下海南免税店推出了一系列免税购物福利及优惠,如香水和化妆品种类享受三件7折、部分商品可获5倍积分等,7天内离岛免税购物金额高达14.7亿元。同时,以往服务于出境游的免税店积极探索线上模式,推出cdf会员购小程序,用户注册成为会员后即可买免税商品,1件直邮到家。随着免税购物政策的完善,足不出户,买遍全球已不再是梦想。

线上消费的快速增长也更带来了快递行业的服务热潮。据悉,各大快递公司在国庆节期间均照常配送。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全国邮政快递业高位运行安全平稳,共揽收快递包裹19.91亿件,较2020年同比增长28.31%;投递快递包裹19.17亿件,较2020年同比增长25.71%。

透过长假经济的窗口可以发现,实体消费正在稳步复苏,线上消费也不断释放活力。在争相涌现的新玩法、新景区、新业态中,个性化、体验化、场景化的消费需求持续升级,成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活力和新动能。长假经济释放出的信号也将继续引导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市场稳步升级。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窦衍凤 高奕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