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青岛市审计局在国际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去年7月以来,市审计局聚焦“十三五”规划落实、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聚焦全市15个攻势落实、13条重点产业链推进,聚焦民生政策落实、民生资金管理和民生项目实施,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
据介绍,审计重点围绕5个方面展开。市级预算管理情况审计方面,关注了财政资源统筹使用、预算执行质效、存量资金资产盘活使用、政府过紧日子等情况,发现了预算统筹有待改进、预算执行下达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方面,对15个部门单位及其28个所属单位开展了现场审计,对6个部门单位进行了延伸核查,发现了部门预算不够完整准确、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重点专项资金和公共投资情况审计方面,组织对新增财政直达资金和政府专项债券管理使用情况、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使用情况、地铁工程等进行了审计,发现部分区市存在资金分配方向不符合政策要求、向不符合条件人员支付医保待遇、未将有关专项规划向社会公示等问题。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方面,紧紧围绕15个攻势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重点对6个区市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4个功能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情况、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情况、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审批提速增效情况、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等9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审计,发现部分区市年度攻坚目标任务未完成、部分功能区产业转型升级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未达到标准化要求等问题。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审计方面,对7名领导干部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发现全市湿地面积未达到规划目标、部分规划或方案未按规定编制等问题。
通过审计,促进增收节支8.56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43亿元,审减投资4.58亿元。审计主要有三方面特点:自觉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乡村振兴、15个攻势任务落实、财政资源统筹等开展审计监督,加大了对区市、功能区、重点建设项目和民生项目的穿透式审计,及时反映改革创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了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力度,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绩,促进出台制度32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民生政策和项目落到实处。
审计中,市审计局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对10个部门单位开展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跟踪监督,推动上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整改36.43亿元,健全相关制度措施99项。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综合性审计报告24篇,主要反映了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地铁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从加强重大政策措施有效衔接落实机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协调、加强公共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底线思维意识等4方面提出审计建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区市和部门单位限期整改,举一反三、完善机制。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菁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