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岛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将重点建设3大工程

《青岛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近日发布,总体目标是对标观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紧扣青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现实需求,强化趋利避害并举的现代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智慧精细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智能精准的现代气象预报体系、精密自动的现代气象观测体系、协同创新的气象科技人才体系、规范高效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建设。到 2025年,全市更高质量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能力显著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列,近海海洋气象服务尤其是海雾、海上大风等精细化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根据《青岛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建设3大工程:一是青岛现代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服务工程。到 2025 年,建成气象与海洋观测资料高效融合、海洋气象预报智能精准、海洋气象服务智慧精细的青岛海洋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二是青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升工程。到 2025年,在前期青岛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推进预警信息发布体系标准化建设,统一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与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对接和发布规范,提高信息的标准化水平。三是青岛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提升工程。到 2025年,人工影响天气的业务观测和科研攻关能力进一步增强,作业布局和业务流程更加优化,人影业务设施尤其是作业设备明显改善,作业指挥系统和安防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工增雨(雪)效果和防雹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十四五”期间将完成7项建设任务,包括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加强智慧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智能精准的气象预报体系建设,加强现代精密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加强安全高效的气象信息化体系建设,加强开放创新的气象科研和人才体系建设,加强科学规范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建设等。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青岛全市气象部门重点组织实施了青岛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一期)、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改造、一流气象台站建设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打造了具有青岛特色的海洋、城市、乡村振兴等气象服务品牌,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实力位居全国沿海城市前列。

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林泽磊 王新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