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尹为鉴
“迷你岛官宣了!”伴随着手机上一条10月15日闭店的消息,前几天还有些扑朔迷离的“青岛迷你岛关店事件”就此尘埃落定。
办公室里的同事读着青岛迷你岛即将告别市场的消息,语气里带着几分唏嘘,又带着几分意料之中。在青岛耕耘的这12年里,迷你岛曾经是这座城市便利店的象征,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迷你岛仅仅两元钱的双色实心甜筒成为了多少人的首选。然而这份冰凉与甜蜜,终于要宣告完结。
褪去的繁盛
企查查信息显示,青岛迷你岛便利店有限公司是日本ministop便利店有限公司与青岛永旺东泰商业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专门从事便利店连锁经营的公司,公司于2009年1月正式注册成立。
成立初期,迷你岛便利店因为商品齐全、营业时间长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成为新兴零售业态的代表。但与昔日繁盛后的对比,则让如今的迷你岛更显“登高跌重”的无奈。企查查信息显示,青岛迷你岛便利店有限公司旗下有106家分支机构,大部分已经显示注销或吊销,在业状态的分支机构只有城中城店、江西路店、崂山海大店等十家机构,其余店面均为加盟。
记者走访了多家迷你岛店铺,店员们似乎对青岛迷你岛退出市场的消息并不在意。“通知是接到了,但对我们没影响吧。我们不会关店,再换个品牌就是了。”迷你岛崂山区白金广场店的一位工作人员,一边收拾着货架,一边说道。
这大概是加盟店们的普遍心态,10月15日前店里的货物依旧由迷你岛配送,10月15日后也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配送方而已。
但对直营店来说,迷你岛的离去便意味着“失业”的可能。一位迷你岛直营店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告诉记者:“我们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有些慌吧,下一步去哪,怎么做,都不知道。其他的事情我们也说不了,你们还是明天问问领导吧。”
不合时宜的保守
迷你岛的发展时间,毫无疑问是零售业黄金的十年。但在这超过十年的时间里,便利店行业的成长已不是迷你岛“一人而已”。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青岛零售市场已经汇聚了7-11、友客、优同、可好等多个便利店品牌,“十步一店”的店面分布,也印证了便利店市场竞争的惨烈。
《2021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相较于其他零售业态,便利店仍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速,其2019年零售销售额增速达13%。即便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2020年,中国2020年便利店单店单日销售营收也仅是略有下降,从2019年的5297元微降至5167元。
便利店们依旧在高速扩张,整个市场看起来依旧火爆。《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19.3万家,其中传统便利店14.4万 家,增速约9%。仅在记者回家的路上,短短几百米车程,便经过了10多家便利店。
行业发展仍是如火如荼,但迷你岛却是掉队的那个。而掉队的原因是什么?或许与迷你岛传统的思维有关。
作为背靠永旺集团的便利店,迷你岛的运营方式始终偏于保守,不仅在售卖的商品品类上较为有限,同时在本土化经营方面存在差距。“迷你岛冰淇淋的味道很少更新,饭团还是那些饭团,活动‘抠’的约等于没有。”一位消费者耸耸肩说道
而相较于“稳妥”的迷你岛,7-11不断精细化自己的产品,不仅在南、北、甜、咸这些地域口味上做文章,甚至在中国不允许公司跨省发展,以保证门店的地域化特色。而便利蜂则在推出大型折扣活动的同时,与各种手机游戏进行联动,用互联网的玩法将年轻群体与粉丝群体吸引进来。
市民姜女士表示:“便利蜂不仅可以自助扫码结算,而且价格上更具优势,还有很多网红产品,中午的盒饭和便当很适合我们这样的上班族。迷你岛这方面就差了不少。”这也许就是迷你岛最终被大浪淘去的原因,传统遇见了时尚,保守遇见了灵活,当便利店们围绕着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时,老成的迷你岛却在新零售业态的气息中迷失了方向。
或许在很多时候,被时代抛弃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坚定,而是因为他们对曾经的观点太过坚定。迷你岛,便是在这份执念里STOP了。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