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青岛这座城市文化活动大事件发生的21年文脉中,执行于活动举行的策源地第一现场,广视达是那一位运筹帷幄、低调有力地按下启动仪式键的场控者。
今年,聚焦“国字号”文产项目青岛文化街,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时空维度下,广视达发挥“云上”场控的凝聚力——从文化街线上“云”平台的搭建,我市首个云上慈善书画直播间的启用,以先行先试的企业破冰之举,推动青岛文化艺术界走向世界艺术语言交汇体系,打开云端新天地。
刻录城市的文脉翩跹,与2021年青岛历史文化片区的城市更新同步,在多方共促合力下,广视达启奏新号角,初探文化街区智慧化建设的试水之路。
青岛海洋节大型集体婚礼“海上浪漫婚典”。
“升级助力”:携手商户线上同步转型
昌乐路文化街全长1500米,建设初期为“雅与俗、动与静、专业与群众、实用与文化相结合”规划,从2006年正式开街,历经15年的发展,记者采访中获悉,目前文化街的线上“云”服务平台正在初步搭建,届时登陆网端,分门别类的文化艺术品产购销将一应俱全……未来将携手近百家商户,开启线上同步转型的民间文艺“云孵化”新路径。
“希望打通互联网大数据线上互通、孵化的平台枢纽功能,致力于推动文化产品交易、艺术创作、文艺演出、艺术教育等多元文化生态的共促成长”,据青岛广视达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李婧介绍,企业成立21年以来,紧紧围绕青岛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诉求,“深耕公司原创优质内容的核心实力,只要有社会价值的事情就去做,从一家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逐渐成长为一家提供综合性文化服务的战略咨询公司。”而这接地气的矩阵式雨林生态发展体系,以及21年“高龄”的文化企业成长期,被业内赞之“不小的奇迹”。
青岛文化街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街之一,营业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也是唯一的一条文化业态高度集聚的文化特色街。作为我国第一条被命名的文化街,在2006年5月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一“国字号”的项目今年有望迎来蝶变升级。
李婧同时还是青岛文化艺术产业孵化基地主任、青岛市演出行业协会社会活动部部长,据其介绍,未来将结合线上直播平台、跨文化交流实习基地、书画艺术创作中心等支撑,辐射、激活周边辖区社区的新一轮文化消费热潮,通过线上带动文化体验业态的多元化发展。
“秉持文化事业大于文化产业之心,热心服务于慈善公益事业”,这或许是广视达传媒与其它着重眼前利益的企业定位不同之处。始终活跃于文化市场一线,致力于将慈善文化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像汶川地震时,凭借企业感召力,广视达自发组织在文化街举行了爱
心捐赠活动,“一个半小时内,来来往往的各界人士捐款达3万元,热心爱心现场盈盈感动。”李婧说道,当时就下定决心,将长期参与到青岛文化慈善事业中,为慈善文化发展尽绵薄之力。
“首创为先”:大型节事类活动创新求变
疫情让广视达的业务有些措手不及,依托于市场策划活动的常态规律被打乱。
李婧回忆说,疫情之前的忙碌期间,一天多达八场活动连轴转,根本连吃口饭的时间都没有,“这一行的特点就是别人忙的时候我们忙,别人闲的时候,我们更忙。”节会赛事活动的举行时间,深受季节气候、消费市场的特性影响,往往节假日和周末是高峰密集期。广视达先后参与策划执行的市级大型活动赛事有青岛国际啤酒节“饮酒大赛”、“环城巡游小姐”、青岛海洋节大型集体婚礼“海上浪漫婚典”,共青团青岛市委主办的“美文诗朗诵”进社区,青岛国际海洋节“歌手大赛”及“海洋节家庭综艺大赛”,青岛市“全民读书日”等。
提起业内熟知的“奥帆映像 艺术青岛”2008青岛奥运肖像墙大型公益创作活动,已是青岛文化街标志性活动之一, 也成为青岛本土活动策划中的经典案例。作为庆祝北京 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策划的重要活动,由30余位岛城著名画家绘制的“笑迎奥运”的市民肖像作品突破千幅,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报道与好评。
历数广视达二十余年策划参与的大活动事件达上百项,尤其是协助创办了多个青岛首届,并首创了各种节会赛事主题活动,“做策划活动的千万家,但是专门适合做活动策划环节中的核心之重——开街仪式、开幕式等实力企业却凤毛麟角,比如落户、奠基仪式等,这非一般企业可做到位,做出彩。”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要舍得气力对精耕市场的研磨切入,还要时刻关注了解青岛城市发展的文化诉求,具备了这些特质,才让广视达成为了营销策划“大事件”领域中口碑相传的老字号招牌。
“品质是基础,创新是追求。或是上天眷顾,亦或是时代相助,我们凭着对艺术炽热的爱,凭着平和踏实的心,勤恳耕耘二十载”,李婧告诉记者,目前广视达是拥有三和文化、高创传媒共三个实体公司的联合体,能够将文化服务的内容做足做精做细,方是企业拥有长久生命力的根基。
2000年创始,广视达最早参与了青岛电视台“音乐新节拍”栏目制作,创设了“由观众围绕核心区演员坐在一起”创新互动的形式,一时引领新潮,不仅创收视率新高,还吸引了赞助商家慕名联络。至2005年入驻青岛文化街,获得各级平台与政府的大力支持,迎来企业提速发展黄金期;2012年,青岛文化艺术产业孵化基地落户,2016年发力于演出文旅行业,至今2021年,进入文化街转型升级的线上突围一年。齐鲁文化展示互动体验中心、仲家洼民俗文化节……策划中的诸多首届活动项目,将成为推动文化街区发展的新动能,释放由点及面的集群助力。
“应势而生” :“云服务”孵化内核新驱动
疫情带来的大时代变局,无形中让青岛本土优质文化企业的商业变革逻辑,悄然发生了范式转移。
站在昌乐路文化街入口的第一家,眼前是巨大的“结晶”造型、欧式建筑风格的老街、老厂房改建而成的古玩城……但每当一看到广视达的员工在忙活着,大家就知道“这家又在忙着策划举办大活动了,值得去瞧一下。”
作为一家综合性文旅服务生态型企业,广视达“云服务”的孵化功能,打通了行业互助、情感共鸣的文化纽带需求,成长为拥有活动策划执行、展会交易、艺术教培、舞美演出等多元化市场布局的文化经营实体。
疫情影响下如何寻求转型升级?从“转危为机”的视角,广视达酝酿着线上转型的“破冰之举”。
据李婧介绍,今年已开通了首个慈善书画直播间云平台,免费为岛城书画艺术界的直播交流活动,提供24小时服务。为了提升青岛文化街书画品牌的传播影响力,提升线上场景平台的空间效能,今年还将采取数据视频新技术的分析运用,提供可定制化的多场景需求呈现。
大家都在期待线上云平台的尽快推进,我们将秉持“艺术服务大众”的理念,全力打造展现岛城优秀艺术家最具学术和市场潜力作品的平台,践行社会艺术资源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目标要求,从而为推动普及社会公共艺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实践,为青岛市的书画艺术爱好者们,广大的市民百姓及广大的市场需求者,提供丰富优质的资源对接、空间服务、文化交流等咨询功能板块,推动文化街线上线下转型的双轮驱动。
赈灾义演掀起了爱心慈善活动的社会热潮。
——【采访手记】——
“以特聚力”驱动“热带雨林”效应
早在2006年就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如何擦亮这一金字招牌? 文化街,作为青岛最早具备文化特性的街区形态,正在发生新的衍化、升级。广视达,正是激活市场因子创新求变的鲜活身影。
走进广视达,艺培教室中琴韵缭绕,百余名未来的小小艺术家或许从这启航圆梦。青岛市民俗体育协会、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跨文化交流实习基地、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全国艺术水平考级青岛考区报考点、青岛演出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青岛市慈善总会文化艺术界慈善分会青岛市慈善书画院……当文化与艺术的链接在此厚积薄发,成为文化街企业转型的又一支点。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结构,孕育并形成了独具青岛文化街特质的地域文化。
“从青岛本土文化企业的成长环境来看,这是难能可贵。广视达的黄金期生长于此,孵化于此,枝繁叶茂。慈善文化之脉,更甚源远流长。”参与制定青岛市文化“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市社科院研究员郑国表示,青岛文化街应充分发挥其历史积淀的地域人文优势,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环节,未来发展不应被忽视淡漠。需积极纳入到区级市级的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引领新一轮城市更新的新机遇、新契机。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 记者 姜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