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大智造”)首发上市申请获科创板上市委审批通过,有望冲击基因测序设备第一股。华大智造成立于2016年,定位于高端装备制造业,专注于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以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业务,为精准医疗、精准农业和精准健康等行业提供实时、全景、全生命周期的生命数字化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之一。
华大智造国有股东青岛西海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控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均持股0.68%,助力其科技研发和生产销售等业务开拓,同时引进青岛华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华大”)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地,历时五年,青岛华大在生命健康、经略海洋、先进制造、疫情防控、前沿科学等诸多领域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零”的突破。
掌握核心技术,深化全球布局
华大智造自2016年成立以来,以全资子公司CG US的技术为基础并不断自主创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已取得境内外有效授权专利380项。在掌握了基因测序、文库制备、实验室自动化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基础上,华大智造成为全球极少数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临床级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之一,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
目前,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的研发和生产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在提高测序质量和降低测序成本方面优势显著。并且,基因测序行业上游市场广阔,测序仪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 2030年,全球基因测序仪及耗材市场将达到 245.8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中国将达到303.9亿元的市场规模。可见,华大智造发展潜力巨大。
基于公司的核心技术,华大智造开发了一系列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仪器及相关试剂等产品,产品质量和性能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大智造业务布局遍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服务累计超过1000个用户,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科研、生产基地及培训与售后服务中心等。
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 59.17%,毛利率逐年上升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华大智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97亿元、10.91亿元、27.8亿元,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9.17%。2020年,受疫情影响,华大智造与抗击新冠疫情相关的实验室自动化板块的仪器及试剂耗材出口销售大幅增长,实验室自动化板块2020年的收入较2019年增长20亿元,该板块的收入中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收入为19.5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0.85%。
2018年至2020年,华大智造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2.39亿元、2.56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1.05亿元、-1.3亿元、2.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50.30%、51.87%和 74.69%,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毛利率在报告期内保持在较高水平,主要因为自身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研发能力、技术水平。
此次,华大智造拟发行不超过4132万股,拟募资25.28亿元,募资将用于智能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基于半导体技术的基因测序仪及配套设备试剂研发生产项目、研发中心项目、营销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16年落地青岛,多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作为华大智造的全资子公司,青岛华大于 2016年正式扎根西海岸,历时五年,在生命健康、经略海洋、先进制造、疫情防控、前沿科学等诸多领域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零”的突破。
在生命健康领域,青岛华大以基因科技推动共同健康,助力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百万级人口基因检测民生全覆盖的城区。完成全国首个1万例新生儿全基因组测序项目,联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建立了胶东半岛首个也是最大的临床基因检测实验室,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完成了孕妇无创产前、新生儿遗传病等各类疾病预防基因检测 44 万人次,防止了2.1万例阳性患者和携带者,间接减少社会卫生经济负担约19.6亿元,社会卫生经济学费效比约为1:13,基因科技红利惠及民生。
在海洋科技领域,青岛华大不断探索生命前沿,海洋基因组研究成果占全球24%、占中国44%,海洋基因组数据产出位列全球第一,建成了全球领先的海洋基因库,发起了全球第一个国际海洋生物组学计划,组建国际海洋基因组学联盟,548 项科研任务形成了一批全球领先的科研成果,持续发挥海洋科研机构引领力。
在先进制造领域,建成国内首个超大测序设备生产基地并投产运营。实现全球最大通量测序仪、全球首创小型超速测序实验室“零”的突破。建成国内首个、全国最大多模块自动化集成的测序酶研发生产基地,实现了测序酶试剂国产化自主可控,取得了基因测序领域“卡脖子”问题的突破。2021年初,华大智造首创的国内全封闭台式新冠病毒检测一体机,填补了山东省基因科技核心工具制造领域的空白,在助力全国疫情防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获科技部感谢信。
在疫情防控领域,2020年10月青岛市全员核酸检测期间,首次启用由华大智造研发的快装式负压硬气膜“火眼”核酸检测实验室,仅用1天完成青岛华大“火眼”实验室扩建,2天完成核酸检测101 万例,占全市总检测量1/10。2021年,华大智造集成式自动化核酸检测实验室交付青岛海关,助力守护国门,为成功战疫提供坚实保障。
继续攻坚“卡脑袋”难题,助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
华大集团执行董事、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青岛市人大代表徐讯表示,“未来五年,青岛华大将致力于构建生命健康共同体,攻坚前沿科学领域‘卡脑袋’难题,以先进制造技术支撑科技研发,造福人类健康。在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我们将打造集科学研究、人才集聚、产业 转化、金融支撑为一体的基因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开展出生缺陷、肿瘤、传感染等疾病的检测试剂研发、生产和销售,数据分析与管理软件体系的研发和应用,面向医疗机构提供基因相关疾病的精准预防、诊疗及个性化健康管理检测服务。同时,我们还将建设全球最大的全新时空组学技术平台和交付中心。目前,青岛华大已经构建了全球第一个两栖动物大脑精细时空图谱,实现了全 球首次系统绘制再生过程 3D 时空图谱。如果说,1665 年,显微镜的发明让人类首次观察到生命微观结构——细胞,从而开启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首次重大变革,那么青岛华大攻坚的时空组学技术将是继 DNA 测序技术之后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青岛自贸片区作为青岛市乃至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获批两年来,正从青岛的开放“试验田”变成“高产田”。片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产业优势实现项目和企业加速集聚,引进了华大基因、正大制药、清原农冠、华大智造、百洋医药等多家龙头企业,聚焦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趋势,始终把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聚集摆在重要位置上,为企业发展壮大重要平台支撑,生命健康产业项目累计17个,总投资60亿元,培育规上企业10家,集聚度 20%,初步形成了以基因科技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生态圈,呈现出更高水平开放、更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栗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