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下称“社保基金会”)发布《社保基金年度报告(2020年度)》(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9226.61亿元,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3786.60亿元,投资收益率15.84%,创近10年新高。
成立20年以来,全国社保基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储备规模逐步扩大,运营能力不断提高。“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风格比较安全稳健,在资金规模如此大的情况下,能取得15.84%的投资成绩确实不错。”济南基金业协会副会长、西南证券山东分总司总经理卢红伟表示。
社保基金资产总额近3万亿元
报告显示,2020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9226.61亿元,和2019年末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285.66亿元相比,同比增长11.19%。其中境内投资资产26393.12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90.31%;而境外投资资产2833.49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9.69%。具体来看,2020年末,社保基金权益总额为26788.13亿元,包括全国社保基金权益24591.23亿元,个人账户基金权益1486.76亿元和地方委托资金权益710.14亿元。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介绍,社保基金的投资方式是直接投资与委托投资相结合的方式。直接投资由社保基金会直接管理运作,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信托贷款、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转持国有股和指数化股票投资等。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运作,主要包括境内外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以及境外用于风险管理的掉期、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等,委托投资资产由社保基金会选择的托管人托管。从数据上看,委托投资占比更高。2020年年报数据显示,社保基金直接投资资产10146.53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34.72%;委托投资资产19080.08亿元,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65.28%。
“全国社保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财力基础。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积累规模依然偏小,基金投资运营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刘伟表示。
投资收益率创近十年新高
自2001年7月,全国社保基金首次“试水”股市以来,20年来,除2008年和2018年出现投资收益率为负之外,社保基金一直都保持了正收益,即使2001年-2005年,上证指数从2245点跌到998点的时期,社保基金依然实现了近3%的年化收益。近16年社保基金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2020年,投资收益率更是达到15.84%,远高于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8.51%,也高于去年上证指数13.87%的涨幅,创2010年来新高。
能够取得如此亮眼的投资业绩和社保基金会的投资风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了解,社保基金会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责任投资的理念,按照审慎投资、安全至上、控制风险、提高收益的方针进行投资运营管理,确保基金安全,实现保值增值。
“社保基金管理的毕竟是保障性的资金,其投资周期较长,紧跟政策走向,投资风格比较安全稳健,从投资范围上也能看出,其可以投资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等,但对于股票这类权益资产来说投资比例不得超过40%。”卢红伟表示。
上半年社保基金重仓147只个股
据统计数据显示,到2021年上半年,社保基金已重仓超140只个股。其中,上半年社保基金重仓前十的个股分别是紫金矿业、赤峰黄金、厦门象屿、三安光电、常熟银行、东方财富、中信特钢、杉杉股份、福田汽车、中国巨石。上半年社保基金加仓前五的个股分别是华工科技、华贸物流、高能环境、三环集团、中国巨石。
业绩成色方面,上述社保基金重仓股的中报净利润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紫金矿业、东方财富、杉杉股份、福田汽车、中国巨石中报净利润增超100%。排在净利增幅首位的是杉杉股份,公司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74亿元,同比增长87.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327.91%。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有8家公司股价今年上半年实现上涨,其中涨幅的超过30%的有杉杉股份、三安光电、厦门象屿。
“普通投资者可以借鉴社保基金的投资风格,用理性的心态,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但由于投资本身就是很专业的活,普通投资者专业知识较为缺乏,获取相应信息也比较困难,再加上财报披露时间有延迟,持仓情况会存在信息误差,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切忌盲目跟风‘抄作业’。”卢红伟表示。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栗萱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