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周经济,趣说旧事新闻,欢迎光临本周江湖客栈。
过年七天乐就像支付宝红包一样“咻”就过去了,在毫无防备的寒流天气上班还真有点艰难。
如果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七天的生活那就是:一会儿QQ刷一刷;一会儿微信摇一摇;一会儿支付宝咻一咻;拜年那是次要的,春晚当个抢红包的背景乐谁知道演了些啥,吐槽都顾不上,关键是累了一头汗总共抢了也不到十块钱。
不得不说,红包效应是巨大的,尤其是支付宝的五福玩法,绝对可以入选营销经典案例,江湖传言,6种东西找不到:长生丹、后悔药、铁道部的火车票、绝情丹、情花毒、支付宝的敬业福。话说大家都去抢红包了,一定都不敬业,能有敬业福吗?真想看看最终得到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都是马老板的员工,变相来发年终奖还不用交税,而且增加了支付宝的用户量,真是一箭多雕。只是心疼那些在“黑市”上重金购买敬业福的亲们。“二马”鼎立,战况如何呢?根据相关数据,除夕当日,QQ红包的参与人数3.08亿人,收发总量22.34亿个;全球QQ用户共“刷”1894亿次,其中90后用户占比高达75%;微信红包的参与人数4.2亿人;收发总量80.8亿个,是2015年春节除夕当日10.1亿个的近8倍。支付宝“咻一咻”红包总参与3245亿次,其中三四线城市用户占比64%,明显超过了一二线城市;近80万人集齐“五福”红包,2.15亿元的大奖最终人均平分271.66元。至于创新点,支付宝红包发明了咻一咻、集福卡,而微信有红包照片、QQ口令红包,虽然效果另说,但大家也都算在认真做红包游戏这件事上绞尽了脑汁。
今年春节,O2O类优惠券红包也参与盛宴,打车租车、旅游、汽车保养领域,优惠券类互联网红包对用户生活的影响尤其明显。73.4%的用户认可优惠券类互联网红包给生活带来的便利,4.5%的用户认为这是生活的必需品。三者的用户认可度分别为79.6%、77.4%、77.3%。
几年以来,移动终端的红包大作战已经成功改变了国人的春节习惯与人情往来的方式。这也不得不说算是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一个缩影。当春节红包与春节场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春节红包大战已经不容缺阵,这也是一场互联网巨头角力移动支付的攻防战。每个互联网大咖都想借着节庆的时机提高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活跃度。显而易见,互联网红包的基因属性在于社交,如果先在情感互动的基础上打通消费链条,并通过熟人社交提升线下支付率,实现线上线下的红包O2O发展模式,这也许是互联网红包的最终意义。
对于普通人的意义是,虽然低头咻咻咻耽误了吃饭看春晚,也抢了不过几毛钱,不过跟许久不见的亲朋好友们组个群抢抢红包,刚学会用智能手机的老爸老妈加上刚上初中的外甥侄女,大家一起全家互动一下,这场景也算蛮温馨欢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