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打造具有“烟火气”的北方历史街区样板 , 市北老街区蝶变焕新“进行时”

在历史片区内的街道内,众多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参与书写了青岛城市的发展史与变革史,文脉绵延、积淀深厚。而现在,随着城市格局的不断更迭扩张和核心主城区定位的更新,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越来越多老街区,在保护街道外貌和历史价值的基础上,正期待着迎接更具时代价值的新使命。

近日,市北区于海泊路举办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座谈会,市北建投集团汇报了市北区历史街区总体规划方案及工作推进情况,在市北区委书记张新竹,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原山东省旅游局局长、中国旅游集团专家委员会成员于冲,天泰集团创始人王若雄,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飞鹏等领导、专家的深度讨论下,市北历史文化街区在深度探索城市更新保护、时尚美学提升、街区生态营造等方面,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作为主城核心区,对于市北区而言,如何运用好历史街区的土地空间和城市存量,其核心在于熟练把握市场模式,通过产业导入、商业配套的形式,方能真正实现老城复兴。

当下的市北,正以“新航运、新金融、新贸易”三大旗帜构建城区发展的生态体系,将港口作为最大抓手做好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更通过依托引入头部企业、机制改革等方面系统性做好垂直产业延展。

一个全新的、具有市北发展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正不断崛起。

具有“烟火气”的历史街区样板

放眼全国找寻优秀的历史文化街区转型示例,不管是借鉴成都如今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太古里,或者是借鉴上海田子坊历史街区,再或者居住类历史风貌区改造典范南京小西湖,我们可以发现,从空间维度还是概念维度上来看,它们都是既包含建筑、街道、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物质元素,又具有民俗、历史存在情结等文化因子,这些也是当下历史街区能实现价值重塑、吸引新鲜人流的密码。

而中国的国内大循环,必然是跨越南北、东西互济的循环,在这样一个大的国家背景之下,青岛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既是内外循环的“双节点”城市,又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城市。

结合城市更新的角度,青岛如果想要破题融入发展新格局,势必要承担起加速南北发展协同、推进北方城市崛起的职责,从这一角度来看,其主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盘活现有的空间存量和产业存量。

中国北方,急需一个历史街区改造的样板,而如今的市北代表青岛,有决心,也有勇气打造出一个具备老城特色,更具开放发展新引力的“新”历史街区。

而历史街区需要“烟火气”,更需要“人”所带来的生命力。

站在更新的起点,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市北带来了更多元的发展舞台。当打造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成为青岛的使命,打造国内一流的历史街区,如今的市北亦可以说是天时地利。

而要实现“人和”,以“人”为主语,或许历史街区的改造关键亦浮出水面,市北需要打造更具魅力化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人才、居民、游客,真正做到在建筑、商业与文化上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融。

从吸引人口这一方面来说,市北的发展规划已然昭示了其吸引力。在历史街区内,一张产业带动商业共同发展的名片正不断推广。

更重要的是,集全球的高端力量,运用总部经济、平台思维等手段发展历史街区,是市北布局的大谋略;而运用商业、文旅的手段进行服务配套,不断吸引大众来到市北共同发展,这可以看作市北对于历史街区的精细雕刻。

显然,一个更具生命力和市北标签的历史文化街区,将立足于中国北方,以全球化的视角辐射全国,将生产与生活有机融合,进而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导入“盘活”历史文化街区

追溯历史便不难发现,市北区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位从不局限于一个单一的元素,不管是商贸往来还是居民居住,昔日,这里作为城市都是一个小的、鲜活的有机体,充分满足了不同人的不同生活需求。

以四方路街区的里院为例,老青岛人口中的“有钱不用出里院” 直接说明广兴里的结构更类似现在的综合商业体:除了贸易功能,围绕广兴里,戏台、说书场、茶社等娱乐休闲场所成为当时的“标配”,不管是固定铺位经营的商户,还是流动叫卖的摊位,在当时,在广兴里,居民居住、消费、娱乐、商贸等多种需求都能被满足。

如今,把握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无棣路、黄台路、三江路、长山路这七大历史街区,附加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市北将结合后续的招商、产业更新,致力于打造集产业复合型、商业复合型、居住复合型于一体的综合型历史文化街区。

在四方路街区,这里以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广兴里)为核心,依托深圳工业设计协会等优质资源,已经集聚了德国黑马创新设计思维实验室、海尔创新设计中心等18家海内外设计机构。在这一龙头带动下,不少高端项目正陆续被这片同时具有老城韵味与创意前景的“宝地”吸引。

以广兴里为例,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落地,更为这片街区的发展提供了国际化平台,对历史文化记忆示范片区乃至整个青岛的发展,都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化空间,在资源上为街区赋能。同样,青岛国际化的设计驱动拓展能力和街区的文化积淀也将双向赋能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

去年11月28日,位于馆陶路街区的青岛新金融产业园正式揭开面纱。今年以来,市北区坚持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全力构建“1+6+N”产业载体支撑体系,扎实推进RCEP试验基地建设,系统推进港产城融合、高效联动、协同发展。据了解,青岛新金融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以金融服务为主,9大类27项服务内容,覆盖了企业各个发展阶段。目前,青岛新金融产业园已入住新金融企业32家,包含了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诸多新金融门类。

借助RCEP试验基地的政策契机,馆陶路在建设青岛新金融集聚区的基础上打造了RCEP青岛企业服务中心。作为推进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的重要落子,中心正助力企业更好地掌握和应用RCEP协定,为企业在青岛乃至整个山东的发展保驾护航。未来,市北还将赋予其文化旅游功能,深度激发老城活力。

这些种种都成为市北历史文化街区有序导入产业的生动案例。

当下的市北趋向于从文化引领、业态升级、物质优化三个维度更新历史文化街区,并通过平台化运作模式,搭建“开放共享、互为生态”的产业平台生态圈,实现历史城区产业发展的体系化运作。

显然,不管从产业、商业、居住,还是从物质、文化的纬度考虑,市北的历史文化街区与4.0时代的城市更新概念,可谓是完美契合。

乘风RCEP推动城市更新

纵观全球城市发展和改革,结合中国城市更新过程,不可置否的是,一个开启存量焕新、内涵增值的城市4.0有机更新时代已经成为当下的主题。

城市4.0时代,旨在“环境提升、产业升级、人口导入”三位一体产城融合发展,是以尊重人权、体现人文为宗旨的更新理论,旨在推动城市内的产业更强、城市更新、人民更好。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的任务,要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可以说,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增量扩张的城市发展模式正退出历史舞台,城市更新正成为当下中国城市建设的主旋律。从“新区开发的增量发展”到“城市中心重构的存量挖掘”,这也更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如今城市更新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随之而来的是,老城焕新成为城市更新的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建筑都在穿行的岁月里留下沧桑的故事。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因素、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长期积淀形成的城市文化特征,决定着城市的品位。”

2020年年初,当15个攻势带来了无限可能,抓住青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的机遇,为助推大港片区转型升级和核心区产业发展,市北充分发挥历史街区的产业承载作用,使其成为推动青岛市开放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20年5月28号,广兴里——这座被修缮焕新的青岛“里院样板”正式开业纳客,老城区与新产业的碰撞也就此开启。

2020年年末,随着市北区抢抓RCEP机遇,规划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市北区历史城区也迎来了全面腾飞的新机遇。历史文化街区与青岛国际邮轮港区仅一街之隔,被定义为“RCEP产业先行承载区”。

从青岛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定位的更新无疑意味着历史文化街区的再度升级。

乘RCEP东风,历史文化街区作为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重要协同区和产业先行承载区,市北区历史城区围绕RCEP进行产业布局,正加快城区产业落地、集聚,实现老城区复兴发展。

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座谈会也在四方路街区举行,更成为市北在确定打造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这一大发展路径之下,对于以广兴里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再度复盘整合,亦更清楚地剖析了其接下来的发展脉络。

整体来看,这片厚重的土地,将携手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的重要协同区和产业先行承载区,形成“RCEP引领、平台运作、三核驱动”的历史街区产业发展新格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文化为载体,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市北历史文化街区将最终实现宜产、宜商、宜居、宜游的历史文化街区新潮流。

记者 姜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