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墨许多革命志士响应党的召唤,前赴后继、揭竿而起,播撒火种、唤醒民众。袁家屯村先后走出徐达三、袁超、袁世清、袁明三等多位共产党人。”在大信街道袁家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79岁的袁家屯村民袁丕辉正动情地讲述着袁家屯村在那个时期的红色故事。
这样动人的党史学习场景,在大信街道袁家屯村正不时呈现。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信街道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思想文化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依托袁家屯党支部旧址,从打造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开展主题活动,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贴近党员干部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新阵地。
为充分利用辖区红色资源,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基层阵地,街道将驻村干部、农村党员、网格员等一线同志经过培训全部纳入村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伍,在村庄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向村民宣传讲述红色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最新政策等内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理论宣讲阵地,把党的理论政策宣传覆盖面扩展到普通群众家中,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信街道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抓手,立足辖区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共接待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级党员干部700余人次,袁家屯村俨然成为了当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和活教材。
“袁家屯村群众对革命的深情,令人赞叹。我们要把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党员说道。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门国锋 实习记者 陈炎欣 通讯员 胡宝鑫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