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平度:打卡“红色地标” 传承红色基因

这个暑假,平度市实验小学学生陈勋过得格外“红”——带着学校免费发放的“红色护照”,他已经打卡平度党史馆、刘谦初红色文化园等“红色地标”。“置身‘红色地标’,我仿佛回到了那一段段峥嵘岁月,书本中的英雄形象一下子‘活’起来,心灵上的净化和精神上的洗礼是空前的。”陈勋说。

“心向党 梦飞扬”打卡“红色地标”启动

平度市红色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有19处红色场馆已初具规模。为充分激活红色资源的教育引导功能,平度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整合红色资源,规划红色线路,制行“红色护照”,推出打卡“红色地标”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知党史、听党话、跟党走,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小学生认真阅读”红色护照“要求

精心设计的“红色护照”,分学生和成人两版,鲜红的封面上醒目地印着“心向党 梦飞扬”烫金字样,内以寄语、地图、场馆简介、预约使用等6个板块对打卡“红色地标”活动进行简介。其中,收录了平度党史馆、刘谦初红色文化园、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等涵盖平度革命人物、重大事件等不同主题的10处红色场馆,作为打卡的“红色地标”,绘制“红色地图”标明位置。

盖章特写

“我们根据10处红色场馆的位置,精心规划了红色线路,开通‘红色公交’定制专线,将10处红色场馆连点成线、‘串珠成链’,为青少年点对点打卡提供交通便利。”平度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线路上的刘谦初红色文化园等4处红色旅游点入列山东省10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等4处红色旅游点入列青岛市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线路。

定制“红色公交”还和沿途绿水青山、历史文化景观有机结合、共享线路,拓展和延续“心的方向”。“登大泽,品葡萄,欣赏山水田园风光,参观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既放松了心情,还受到了红色教育,一路收获满满。”平度市民赵小龙和13岁的儿子在大泽山“打卡”第一站。

打卡“红色地标”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在听、看、游的过程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使青少年红色教育形式“活”起来、色彩“亮”起来,也成为思政课沉浸式、体验式的实践课堂。

打卡红色地图

活动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刮起“红色旋风”。这个暑假,平度全市5万余名中小学生已进入“红色地标”打卡,占全市青少年总数近1/3。他们通过打卡“红色地标”,观实物、听讲解、亲身体验,近距离探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征程,体验了书本上从未有过的生动、鲜活的“思政课”,爱党爱国的红色种子深深扎根心中。

“刘谦初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也是优秀的革命者和理论宣传工作者。”田庄中学校长李卫星表示,打卡“红色地标”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刘谦初的英勇事迹,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促进青少年进一步坚定奋发图强、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打卡“红色地标”活动,也受到家长们的一致认可、高频点赞,他们纷纷留言:“对孩子而言,家长带领他们走出去看的第一条风景线就应该是红色之旅,没有什么能够超越烽火青春里的亮色,期待孩子们今后多留一些时间给革命先烈,把红色情怀、红色精神传承下去。”家长们欣慰于孩子们在打卡“红色地标”后,更懂感恩、更有礼貌、更爱实践,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融入品格、见于行动。

“一本本‘红色护照’是出发的‘初心’,一页页翻过,是前行的力量。小手拉大手,打卡红色地标,重走革命路,点燃青少年心中红色的火种,让他们从小根植红色基因,是一段不忘初心,铭记历史的‘游学’。”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郭爽说,将不断深化拓展打卡“红色地标”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走出课堂,走近红色历史地标,在学习、探究、实践中切身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为民情怀,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通讯员 张德杰 孙科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