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晚,
随着最后一架航班起落,
青岛流亭机场的民航运营停止。
8月12日凌晨,
青岛流亭机场关灯停运,
39载流亭岁月画上句号。
我们常常在机场告别,
但这一次,
流亭要对我们说再见。
李香荣 摄
“流”光易逝,
“亭”在心间。
流亭机场区域的工作人员,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向陪伴多年的流亭告别。
8月11日下午,山航SC4674副机长赵森,开始上机前的准备工作。这位90后副机长像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准备好一切,调出机组资料,打包行李箱。再过几个小时,他将与这片让他成长的地方说再见:“有幸成为最后与流亭机场说再见的人,我很幸运。”
青岛市公安局机场分局党委委员、二级高级警长郭丰喜说:“我在机场公安分局工作了35年了,35年来看着流亭国际机场由小变大,航线不断增多,接送旅游人数不断增多,在即将转场之际,我们机场公安将站好最后一班岗。”
如果情感能够储存,那么39年的欢喜、惜别、憧憬……在流亭机场候机大厅里,一定会凝结为岁月的琥珀。
流亭机场是很多人踏上青岛土地的第一站,是很多人认识这座都市的起点。
同时,流亭机场也见证无数青岛人的启程和归途。
你是否曾在这里踏上求学圆梦之路?
你是否曾在这里与朋友爱人含泪相别?
你是否记得
那个为了远方风雨兼程的自己,
那个归家心切的自己,
是否还记得
流亭机场陪伴自己
走过的一程又一程?
还有小伙伴翻出了保存多年的登机牌和航班时刻表,当年乘机时的情景溢满心头。
流亭岁月落幕之际,许多人在互联网发文怀念,正如青岛籍演员黄渤所说:“多少梦想从这里出发,他又拥抱过多少游子的归来。”
曾经的机场一员任嘉伦也深夜感慨:“真希望还能保留使用,想念的时候还能回去看看”。
从1982年年吞吐量5040人次,到2019年年吞吐量2555.6万人次,再到2021年正式停运,流亭机场中,航班起落间,见证无数人的别离与团聚,守望无数人的梦想与远方,目睹一座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
而流亭之夏的尽头,
是胶东正酝酿的秋。
8月11日,青岛流亭机场最后一架航班起飞时,航班人员对塔台工作人员说:“感恩常相伴,耐冬永相随。再见流亭,我们胶东机场见!”
“别离”经常上演。而我们欣喜地看到,每一次“别离”,都伴随着服务人群的增加,伴随着城市品质的提升,也伴随着城市发展格局的突破。
今日,首架航班——SC4651航班从胶东国际机场起飞,“大海星”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引得不少乘客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首批乘客更是感慨“见证了历史性的时刻”。
上午,MU5671航班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飞抵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成为胶东机场投运之后的第一个进港航班。为纪念这一历史性瞬间,胶东机场以民航界最高礼遇“过水门”仪式迎接首个进港航班,在机坪现场组织了欢迎仪式,欢迎第一批进港旅客来到胶东机场。
“过水门”寓意为“接风洗尘”,由两辆或两辆以上的消防车在飞机两侧利用高压水枪喷射水雾,出现一个“水门”状的效果。
该航班第一位下机旅客于先生开心地表示:“真没想到能够成为第一班抵达胶东机场的旅客,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过水门’,感到非常荣幸。我是山东淄博人,到胶东机场相比到流亭机场更便捷了。感觉胶东机场真是‘高大上’,祝福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发展越来越好!”
星连世界,为梦起航。胶东机场定位为“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将着力构建“沟通南北、辐射西部、面向日韩、连接世界”的开放型航线网络布局。规划到2025年,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30万架次的保障需求,全面提升青岛的航空通达度。
胶东机场的投运,将充分带动我市临空产业经济发展,彰显新机场“新动力源”作用,为我市更好承载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更好发挥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作出贡献。
一盏灯灭了,
会有另一盏灯亮起。
胶东起飞,
接棒流亭。
流亭的停运,
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同时也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再见,
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在胶东这片热土上,
逐梦蓝天的全新旅程,
正式开启。
星连世界,
为梦启航!
实习记者 宋冬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