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出生于1984年,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音乐人。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团支部书记、理事长,青岛音乐杂志总编辑,青岛市古琴学会理事......穿梭于多种角色的张旭,一直在用灵动而丰富的音乐,拥抱世界,改变世界。
多年来,他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公益的火焰。作为青岛市市南区“掌上青岛”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张旭积极投身公益活动,“现在我的志愿活动时长达到10000余小时,主要服务于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与社区志愿服务、‘互联网+志愿服务’等方面。”张旭表示,做志愿不仅需要一颗公益的心,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空闲时间,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志愿服务。
让音乐走进家家户户
作为独立音乐人,张旭深知这一群体“缺少平台”的普遍困惑。谈到组建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的初衷,他坦言,其实是共青团在其中牵线搭桥。“每次跟团干部交流,都让我切实感受到他们服务青年的心态。”
2017年,张旭曾参加青岛团市委举办的“致青春·为梦想发声”青年音乐人唱作展示大赛,不仅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还结识了一群在音乐之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如今,联盟成立近6年,聚集了有作词、作曲、演唱,以及西洋、民族器乐演奏等特长的几百名青年音乐人。他们不仅在微信群里分享作品,探讨专业,也共同走进社区、工厂、校园、养老院、军营,开展一系列面向基层群众的文艺演出。
今年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将会前往市内4区开展10余场专业演出。这是一项共青团青岛市委指导下一项文化惠民活动,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免费观看。张旭告诉记者,“乡村音乐会、社区音乐会”等文化活动,将带领岛城新兴领域青年,力争把“舞台艺术进乡村、进社区”做成文化惠民工作的品牌。
为音乐赋予抗疫能量
2020年的春节,正是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有无数医护、警察、快递小哥、社区志愿者戴上口罩,驰援湖北,抗击疫情。在青岛市青年音乐人联盟的微信群里,很多青年音乐人迅速集结起来,开始作词、谱曲……历经10余天,终于在2月推出了原创音乐作品《等你回家》。
作为歌曲《等你回家》的艺术指导和演唱者,张旭表示,这首歌曲受关注的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和预期。“那么多媒体都在转发,很多居民群里的老百姓自发点赞,还有学校邀请我们通过网络为学生教唱歌曲,这些反馈都让我们觉得付出很值得。”
“其实我的妻子也是青岛当地身处抗疫一线的一名医护人员,过年期间签下了请战书。”张旭说。正因为感同身受,所以网络上那段护士妈妈和女儿隔空拥抱的视频,也曾让他这个一米八的山东大汉热泪盈眶。“关于这次疫情,我们有太多想表达的东西了,那些给予我们依靠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创作出接地气的歌词,才能让歌曲走进更多人的心里。”
在疫情期间,张旭组织创作了多首原创战“疫”音乐作品,其中,《等你回家》是期盼亲属平安归来的代表作,《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则唱出1300余万青岛市民为中国加油的精气神。作品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官媒刊发,并在青岛地铁循环播放,为全民战“疫”鼓舞人心,振奋士气。
公益活动凝聚温暖力量
在疫情期间,张旭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互联网+志愿”服务。通过每日开展线上读报、新冠病毒防护攻略、辟谣信息及时发布、疫情心理援助解读等活动,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青岛市开展疫情防控和全员核酸检测期间,他深入街道、社区协助开展现场维持秩序和信息登记录入工作。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战场上,他积极作为,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此外,他还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号召,自2012年开始累计捐助帮扶金额10万余元,先后帮助200余名留守老人改善生活状况。在2018年,张旭联合8支共建单位党支部在大泽山镇与8户贫困家庭结对,全力帮助贫困家庭农产品销售、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保障。每年夏、冬两季,张旭都会组织志愿者到结对帮扶的日照莒县探望困境老人。
张旭的贡献并不止步于山东。在收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玉尔其乡尤库日斯村学校缺乏校服以及切合实际的运动器材的求助信息后,张旭立刻组织“天山崂山手牵手,青岛爱心献边疆”我帮新疆小朋友“圆梦”活动。此活动共募集善款17080元,为学校169名学生设计专属校服、配发体育器材200余套,通过物流第一时间运送到学校。对此,张旭说道:“深入新疆落实帮扶的举措是正确而富有意义的,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实现两地共同成长、进步、发展的目标。”
让音乐走进乡村教育
扶贫也要扶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张旭先后在青岛即墨王村中学、平度市上甲小学、大泽山小学开展一对一助学帮扶困境学生360余名。在“平度幸福庄村”“平度冷戈庄小学”“胶南灵山岛小学”建立三处乡村爱心图书馆,并捐赠图书2.1万册。这些图书在乡村中传递,为学生们的梦想插上高飞的翅膀。
2018年,张旭在大泽山小学建立“乡村爱心音乐教室”与“困境少年爱心奖学金”项目。先后为学校82名品学兼优,其中包括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费教授(声乐)和(葫芦丝)课程。每年为学校10位品学兼优困境少年提供每人500元奖学金。
张旭不仅是项目的发起人,也是一名支教的老师,“我们坚信音乐可以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人生,这个项目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音乐是能开启人的智慧,丰盈人的情感,让人学会包容和凝聚、欣赏和团结的力量。这就是音乐支教和其他支教不一样的地方。”
“当地孩子的家庭贫困,几乎都是以务农为生,怎么可能有多余的费用供他们学习音乐呢?但振兴乡村,提升下一代的文化素养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我们通过大众募捐给孩子们募集了一批葫芦丝,面向当地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包括建档立卡的国家级贫困户的孩子们,开设了器乐和声乐两个班级——每当看到孩子们享受音乐的快乐,我们觉得再辛苦也乐意。”
今年,张旭在大泽山小学创办“乡村爱心音乐厅”,将高雅音乐送进乡村,进一步拓宽乡村学生知识领域,缩短城乡文化艺术教育差距,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满意答卷。
记者 窦衍凤 实习生 干欣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