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柳腔讲起了我们身边的家长里短,怎能不动容!7月10日晚,作为青岛市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剧节目展演系列之一,由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演出的《泉海谣》在城阳大剧院上演,以轻喜剧风格再现老年生活,聚焦养老的社会热点话题,同时以即墨当地的风土民情为依托,让人倍感亲切,获得现场掌声阵阵。
柳腔是山东青岛地区的传统地方戏剧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柳腔唱腔乡音浓郁,《三女拜寿》、《龙凤面》、《家风》、《姊妹易嫁》等皆是这一剧中的代表作。而今,柳腔新作《泉海谣》融入养老话题、轻喜剧的风格令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生。
据介绍,《泉海谣》将养老院、黄昏恋、老年兴趣班等社会热点话题元素集中呈现,通过赵凤云追逐梦想重唱柳腔、赵凤云与徐念来的黄昏恋修成正果、泉海园老年柳腔剧团获得荣誉等一系列的新事好事,细致描摹了老年人对丰富又舒心的晚年生活的追求。该剧主创表示,老人们也曾是年轻人,他们的故事同样丰富生动,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负责人张成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该剧排演的过程中,也在感受着老年人的精气神,“他们身上有着一股子韧劲,正所谓是人老心不老,总有着一股子的心气,把自己的梦想真真切切地去实现、去完成,从而实现自己的快乐。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想要着重去表现的故事。”而柳腔的表现形式,也让接地气的故事有了接地气的呈现,更容易与观众之间产生共鸣。“可以说,这一部戏,不仅体现了即墨厚重的传统文化本体,更从侧面展现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人民生活的欣喜变迁。”
此前,该剧2021年荣获山东省“百年征程 时代华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入选剧目;同时还入选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剧目评比展演。
青岛财经日报/财经网记者 姜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