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际大城市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历程,功能复合型轨道的建设是城市群轨道交通的主要选择。近年来,围绕打造国家沿海重要铁路枢纽城市,青岛市铁路建设快速推进、运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陆续建成青荣城际铁路、青盐铁路、济青高铁、潍莱高铁等多条骨干线路,形成北接京津冀、南接长三角、东接烟台威海的“手型”路网格局,已扭转铁路末端站地位,成为区域重要的铁路枢纽。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铁路12条,通车里程达666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8公里。
在科学构建铁路网络的同时,青岛主动融入国家干线铁路通道,实现青岛枢纽快速到达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利用济青高铁开行青岛至北京一站直达列车,2小时59分可达北京南;盐通铁路等通车后,至上海虹桥最快4小时56分可达,较原有绕行济南节省2个多小时;至济南东最快1小时24分可达;至济南最快2小时15分可达。
完善路网结构 加密列车车次
今年以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立足支撑城市发展大框架展开和提升城市品质,立足破解到北京方向列车数量不多、潍莱高铁开通后平度莱西到市区无通勤直达列车、平度无直达北京列车等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一季度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时开通了平度、莱西与青岛主城区之间的市域(郊)列车,每日早、中、晚出行高峰各1对。截至目前已累计开行列车942对,平度到青岛北40分钟一站直达、莱西到青岛北28分钟一站直达,密切了平度、莱西与主城区的联系,极大方便了市民通勤,助力了平度、莱西“飞地经济”发展,为突破平度莱西、实现北部城区崛起提供了有力支撑。
日前,三季度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青岛与北京之间增开4对大站标杆列车,使青岛与北京之间运行时间在3个半小时内的大站标杆列车增加至每日7对。青岛与北京之间的旅客列车数量达每日17对,运营时间从早6:48至晚19:26覆盖近13个小时。
新增平度与北京之间高铁直达列车1对,运行时间3小时04分,结束了平度市与北京之间没有直达列车的历史。莱西与北京之间高铁列车由每日2对增至3对。
通过此次运行图调整,青岛主城区及各区市、烟台、威海等地均可通过青岛枢纽快速、高频次通达京津冀地区,有效拉近了青岛都市圈与京津冀地区的时空距离。
同时,三季度铁路运行图调整还首次开行了青岛与银川之间直达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11小时,较普速列车运行时间缩短10小时30分钟,将有利于青岛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打造沿黄流域便捷“出海口”。
聚力打造“轨道上的胶东半岛”
放眼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地区等大城市群、大都市圈,便捷的轨道交通都是城市群中出行服务的主导方式。如,长三角地区已是高铁路网最密集的地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较为发达,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中心城市之间基本实现城际铁路快速连通。
乘势而为,谋势而动。自2020年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轨道上的胶东半岛”提速,通车线路运能不断释放,在建项目快马加鞭,规划项目加快落地,胶东半岛环状高铁网加快构建。
近日,青岛召开的全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五市将聚焦重大项目,对内优化提升五市联接通达能力,对外建立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的交通大通道,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结合都市圈及胶东经济圈建设,围绕打造交通强国新亮点,研究市域铁路和胶东半岛城际铁路列车公交化开行方案,探索利用国铁开展“公交化”服务、便捷群众出行的新模式。”
据了解,在胶东国际机场转场后,计划先行增开青岛北站经停机场站至潍坊北站的城际列车,后期逐步增开至日照、烟台方向城际列车,聚力打造“轨道上的胶东半岛”。
同时,结合潍烟高铁、莱荣高铁、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等高铁通道建设,将研究普速列车外迁、优化青岛枢纽布局,释放青岛枢纽能力以增开更多通往北上广深及其他省会城市的高等级列车,不断提升铁路的运输服务能力,服务群众安全便捷低碳高效出行,为城市品质提升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于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