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郭培正:拔掉“穷根子” 唱好“富民曲”

“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心特别激动。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会永远信党爱党为党,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将辣椒产业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百姓走上致富路。”6月28日上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郭培正因身体原因未能赴京参会,在家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后,他内心澎湃不已。

追求共同富裕 锻造“柏兰旗舰”

1964年,郭培正光荣入伍,曾多次受到嘉奖。1969年,他退伍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守着几亩薄地,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在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情况下,他大胆承包了村里的香油坊,让郭培正没想到的是,创业伊始就遇到了生产条件差,人力、物力、财力短缺等重重困难。他一咬牙,把家里仅有的猪、羊,甚至部分口粮都拿到集市上卖了,凑了不到2000块钱,先到章丘买了石磨,又赶往鲁西北的临清学习技术。经过反复试验,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一滴滴寄托着致富希望和不服输劲头的金灿灿的香油熠熠生辉。

新的难题又来了。村子偏,没有市场,每到春夏季节,油坊加工的香油就会出现积压。郭培正推着家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走街串巷、赶大集卖油。每天往返一百多里路,早出晚归,风雨无阻,饿了就吃口馒头垫垫,让他的香油渐渐有了“名头”。“油香不

怕巷子深”,1980年,青岛粮食局在调研乡镇企业时,品尝了他榨的香油后,对香油质量非常认可,从此每年都会拨出200—500吨让他加工。他就号召村民们一起来搞香油加工,冬闲变冬忙,人人齐动手,前柏兰村迅速成了致富先进村。

一次偶然的机会,郭培正认识了一位朝鲜族朋友,朋友的两个姐姐都在韩国急需一批芝麻粉。好消息也是“新挑战”。“这笔生意虽然利薄,但数量大,并可以培养长期合作伙伴,还能为国家创外汇,这是好事。但是当时加工设备落后,只能出浆,不能出粉,当地所有的食品机械制造厂家也没有出粉设备,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郭培正思来想去,决定背水一战。他把5名有技术经验的工人召集过来,开了一个“诸葛亮会”,对几十种设备进行了试验。“坚持不放弃”是郭培正一贯的性格。他带领大家日夜围在机器旁,对道道工序反复琢磨,眼熬红了,手磨破了,也不肯离开车间。经过16天的昼夜奋战,在这群“土专家”的努力下,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一台芝麻粉出粉机诞生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将加工生产的第一批芝麻粉按时交给了韩国客户。经过检测,所有产品全部合格,郭培正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企业披荆斩棘一路向前,但郭培正始终认为单一产品很难将企业做大做强。“我在人民公社时期当村干部的时候,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县外贸的部门的同志,为外贸部门代收过辣椒,对辣椒经营也有一定认识。”1986年,得知外贸部门需要收购辣椒,郭培正的思路一下子明晰起来。“当时我就想,这个看上去红红火火的辣椒,经营起来也一定红红火火。”

“辣椒是收入很高的经济作物,有些红色的天然色素就是辣椒做的。因为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点,新疆非常适合色素辣椒的生长。”郭培正想让少数民族兄弟一起富裕,在新疆成立分公司,形成了辣椒种植、收购、加工、出口产业链。如今,在新疆种植辣椒130多万亩,将辣椒小产业发展成为援疆脱贫的大事业。

从简单的代收到研究辣椒种植,从本地收购到发展新疆、吉林、甘肃、辽宁、内蒙古、黑龙江和山东西部等多个基地,“柏兰”也由原来的单一加工香油,发展到以加工生产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为主,实现了多种经营,100多种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柏兰”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走上了做大做强之路,“东方味道”越传越远。

架起“致富红桥” 连接天山黄海

从带动本村230多户农民致富,到带动100万农户每年增收48亿元,再到惠及新疆、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四川及山东等七省区100万农民受益,解决了80多万人就业……在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促进下,郭培正深知共同富才真的富。

“一个人”出路在一场场敢闯敢拼的冒险后被照亮,郭培正想着要带着更多的村民赚钱,找到“一群人”的出路。“当时家乡有做辣椒生意的,辣椒是收入很高的经济作物,有些红色的天然色素就是辣椒做的,当时想着新疆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点,非常适合色素辣椒的生长,就去新疆摸索了。”

“1999年来了以后,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低矮的房子、荒漠化的土地、破旧的衣服,生活相当艰难。”郭培正开始尝试在新疆和静县推广辣椒种植,引导当地农民种植辣椒,让更多的百姓脱贫致富。和静县协比乃尔布呼乡协比乃尔布呼村农民加拉洪·依明,

今年自己家种了40亩辣椒,这是他连续第8年种植。此前,地里种植的玉米每亩只能赚到几百元钱,自从换种了辣椒,每亩纯收入增加到了2000多元,40亩地纯收入就超过了8万元。郭培正一直告诉他,收购辣椒绝不拖欠一分钱,这让加拉洪·依明更加安心。

2017年郭培正受胶州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又到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进行扶贫帮扶。他找到了玉吉买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让他带领村民种植辣椒,但这对种了一辈子小麦的维吾尔族老乡来说有点难,第一年就失败了。“按照以前的模式,我们只负责给当地群众提供免费种子,然后回收辣椒。但是策勒县没有种植辣椒的产业基础,群众也缺少技术。”

为了让贫困群众脱贫,郭培正计划带来技术人员,对当地群众进行培训,准备和大伙一起大干一场。但就在这时,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郭培正的计划,当地原本计划种植的5000亩辣椒,突然被缩减到了400亩。策勒县8个乡镇,每个乡镇种50亩。经过了解,郭培正得知,策勒县自然灾害频繁,地广人稀,劳动力少。老乡们不敢贸然大面积种植辣椒。特别是策勒县在试种辣椒的时候遭受雨灾,导致辣椒受灾减产。

郭培正知道,种植面积达不到,经济效益就上不去,这让他非常着急。他当即保证,自己会派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帮大家划分出适合种植的地块,提前做好防洪救灾预防措施,确保辣椒产量,并承诺以保底价格收购辣椒。“你们种多少,我就收多少。现金收购,乡亲们都放心。”郭培正的话让老百姓又重新树立起了种植辣椒致富的信心。

策勒县巴什玉吉买村村民艾尼瓦·吐达宏家,原本以种植玉米和小麦为主,每亩收入四五百元。改种辣椒后,每亩地的收入提高到3000元;村支书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更是与郭培正亲如一家,郭培正多次来策勒县拜访,带去新的扶贫计划去见“好兄弟”,其儿子郭涛也在古尔邦节的第二天特意来“拜年”;买买提依布热依木·买买提明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也去过胶州,两个女儿都认了“青岛干妈”。

如今,像艾尼瓦一样,与柏兰公司合作种辣椒的人越来越多。十几年来,郭培正带领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发展起了30多万亩的辣椒基地,为当地带来直接经济效益8亿元,产业惠及农户8万余户,一车车绿油油的辣椒苗被一辆辆货车从大棚里运送到田间地头,小小的辣椒红遍了戈壁滩,带来维汉民族情、鲁疆一家亲。

在创业的道路上,郭培正始终怀揣感恩之心,还利用企业优势在周边地区设立辣椒加工点,雇佣周边地区五六十岁闲余劳动力就业,每户人均月增收4000余元,带领更多的人共同富裕。

2008年,胶州市胶北小学因年久失修,校舍出现破旧。而当时的柏兰公司正急需资金扩充规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郭培正毅然决定从有限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拿出20万元为学校建了新校舍,并成立了360万“柏兰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及优秀教师,保持30年长效机制不变。

40多年来,公司安置下岗工人300余人,退伍军人60余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为当地养老院、弱势群体、新农村建设等累计捐款500多万元。疫情期间,郭培正对武汉、甘肃陇南以及家乡胶州共捐款捐物30多万元。

“不管是在青岛,还是在新疆、内蒙古,当看到当地百姓通过种植辣椒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时,我心里特别高兴。”郭培正说,带领更多的百姓通过辣椒产业走上致富路,是他毕生的追求。他将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不畏艰险、敢于牺牲,苦干实干、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做好辣椒产业和东西协作的事业,把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等建立的7个辣椒种植示范基地做出品牌,让百万农民增收致富。

郭培正说,这次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他这辈子最自豪的事。这是党和国家对他的认可,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他会将这份荣誉和责任传递给儿女们,让他们谨记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深耕三农,把企业搞好,把事业做好,让更多农民受益。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聂艳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