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青科大何以成为8家上市公司的“母校”?

1950年,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的橡胶和造纸两个专业开始办学,1956年移师橡胶工业重镇青岛,而后历经青岛橡胶工业学校、山东化工学院、青岛化工学院终成今日之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的校史是从开设橡胶专业历史开始计算,否则可追溯到1876年设立的文会书院。所以,一部青科大校史,就是一部贯穿始终的橡胶史。

青科大依托橡胶学科优势,成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7月2日,主营注塑模具的青岛海泰科登陆创业板,成为第8家“青科大系”上市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第9家上市公司很快就会产生,已经在排队IPO,第10家也不会太遥远,“未来每年最少有一个”。

一所“双非”高校,何以成为8家上市公司的“母校”?社会将其经验总结为“青科大”模式。从海泰科可见一斑,其创始人孙文强曾是青岛科技大学的老师,海科泰是在其研究成果上孵化而来,他也一度身兼教师与老板双重身份十几年。

“青科大模式”的深刻内涵体现在“放水养鱼”,宽松的政策解决了成果转化的难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青科大就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据青科大校长陈克正透露,大部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读在个位数,青科大已经超过10%,目标直奔15%。

“青科大模式”的成功还在于“不找校长找市场”。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赛轮集团董事长袁仲雪介绍,作为当时青岛化工学院的一员,他参与了80年代末的校办企业改制,其目的在于用市场的手段操作学校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打造学校第二个“科研处”,激发科研人员的活力。

效果是十分显著的,通过股份制,让技术人员、管理层、学校及战略合作伙伴、风险投资、中心或母公司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扶上马并送一程,一步一步完成由项目到上市公司的成长,由课题、产品到产业的成长。

软控股份20多年前从50万注册资金、几十位高校教师、几间矮平房起步,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就是“青科大”模式最好的答案。而后从软控又到赛轮,再到方方面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产业链。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袁仲雪介绍,其目的就是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模式,打造世界最具竞争力的橡胶产业链。

青岛有响彻全国的一流大学吗?很难回答。但是青岛有响彻全国的一流专业。青科大的高分子橡胶专业亚洲门类最全、规模最大,可以看作是青岛的荣耀。

从为“第一个五年计划”贡献力量到“十四五”,“青科大一号”卫星上天,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从重工业基地东北到现代工业互联网之都的青岛,青科大从以橡胶工业为核心发展周边交叉学科到建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从单一学科到九大门类、工科为主的科技大学。青科大立足行业发展,创建高水平大学,让中国橡胶工业站上了新高度,也是一所以“科技”命名的大学的应有之义。

记者 初志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