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尽朱墨作春山甘做长梯扶大才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青岛二中名师董天龙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他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数学课上他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的智慧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从师生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高度,挖掘数学学科价值,彰显数学德育功能。
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董天龙老师的每节数学课都充满诗意和哲理。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他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有质量的问题思考、讨论和探究,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被唤起,学习的潜能不断被释放。在这样诗意的数学课堂上浸润三年,学生们毕业时发出“数学冰冷的美丽中可绽放生命的火花”的由衷感叹。
从教36年、担任班主任30年,董天龙始终坚持细心感心灵,爱心托希望。孩子们数学不好,有的失去信心,他就鼓励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讲解。班级缺乏凝聚力,他鼓励孩子写班级日志,学生把每天发生在班里的好事、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记下来。结果,孩子们有了维护家的自觉,班级有了家的感觉。他曾经接手的班里,有4名“后进生”抱成一团,他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为“四大金刚”制作“教育日志”,当年高考,这四名同学都考上了重点大学。
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作为2020级数学MT首席导师,董天龙老师提出了“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付出比给予重要,对话比对抗重要,激励比指责重要”的育人观,带领2020级数学MT的师生们共同打造特色社团、课程、实践基地,开展各项学术研究活动,统筹安排MT的各项工作,保证了2020级数学MT平稳高效地运转。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和先进团支部,董天龙老师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对青年教师,董天龙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对教学的感悟和做法手把手传授。他带领青年老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代表学校分赴新疆、贵州、重庆等地做示范课、学术报告40余节次。他还亲自主持了国家、省、市教育研究课题,撰写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编写教育教学用书6部。
近年来,董天龙连年被青岛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了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一位他曾带过的研究生来信中动情地提到:感动与您的精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想,若干年后,许多情景和画面也许会淡忘,但是导师您那独具魅力的教育思想将影响我们一生。
党性为盾、奉献为魂铸就劳动教育“格桑花”
“麦花如微,常聚小善,以就鸿德;林苑如砥,常思小慎,履业为新。 ”这句工作格言陪伴着聂麦花带领青岛学子在全国劳技竞技中一次次夺得金牌,在世界科技赛场上一回回扬起五星红旗。十六年如一日,她也在这句格言的激励下,成长为全国综合实践领域任职最长的校长,被赞誉为劳动教育界的一朵“格桑花”。
“格桑花”展现“铁锚精神”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铁锚是青岛少科院的校园标志物,铁锚代表的“敦实、扎实、朴实”的作风,凝聚成了少科院极有影响力的基层党建品牌 “铁锚精神”。 “铁锚精神指引我”党员先锋岗、“铁锚志愿者”团队,诠释着聂麦花执著奉献的源动力。全国第七届劳技创新大赛举行时,胳膊骨折的聂麦花打着石膏,顶着42℃的高温带队奋战,最终在全国12块金牌中摘得四金一银;带队赴美参加第37届世界头奥竞赛时,她不慎摔伤脚踝,拄着双拐坚守奔波,彰显中国教育者的刚强。
她主持市劳动教育重大招标课题 《青岛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与实施研究》、参与开发全国首套劳技教育校本课程,填补青岛市劳技教育教材空白,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她每年完成六万人次学生的劳动教学,让青岛20余万学生共享科技盛宴。她组织市中小学“三赛一节”“奇点论坛”,是科技品牌“青青创客”设计者。 2019年12月,更是登上北京大学经管学院第三届新新智库高端论坛做主旨演讲。
走遍全国共享“青岛经验”
聂麦花不仅在全市劳动教育推进会上做讲座,更北上北京、西进西安、南下广州共享青岛经验。她深入陇南宕昌、西和县,扶贫扶智到大山里的中小学,并被包头、米脂、榆林等地聘请为综合实践课程指导专家。2014年,她代表学校只身远赴陕北老区为榆林市教师讲学,为米脂县师生开展综合实践大讲堂。
作为青岛教育援藏干部的家属,她用坚守支撑起东西部教育交流的一片天。 2005年7月,在探亲期间为日喀则市教育同仁举行 “教育管理”讲座。2020年8月,她再次为日喀则教育界举行《携手同行,做雪域高原实践创新教育的“格桑花”》主题讲座。同时,她联合青岛八位热心人士,创设了“珠峰少年”全国第一个西藏青少年创新奖励基金。每年筹集十万元,专项奖励日喀则市科技创新成绩突出的“珠峰少年”,并每年邀请十名“珠峰少年”来青和青岛市少科院小院士开展科技研学。 2020年8月5日,她协助青岛第九批援藏干部组、日喀则市教育局设计组织了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
2018年,她带领一班人探索“实践飞地”模式,开展“实践+科技集团化”新尝试。 2020年,她再次探索青岛市劳动教育三维坐标体系,组建了“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集团”。把劳动课程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把科技活动拓展到课后托管实践。她提出的“全劳动教育”已成为集团发展的创造性蓝图,作为青岛劳动教育的金色航程全面启航。
坚守“快乐教育”谱写全新华章
孙晓东,青岛实验初中校长,获青岛名校长、青岛市德育先进个人等称号,参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工作,并取得丰硕成果。曾任青岛实验初中党总支书记。多年来,带领学校紧密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学校向“传承卓越、发展优越、创新超越”阶段迈进。
注重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落实“两个维护”,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立德树人、成就未来”等师德教育活动。依托孙晓东名校长工作室、苏美荣、孙梅、钟晓彬名师工作室和本校四个校级名师工作室,以及学校四批名师,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和沃土工程,打造“齐鲁名师—岛城名师—学校名师”省市校三级名师梯队,同时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目前,学校在职正高级教师2人,省级特级教师3人,省级教学能手5人,省优秀教师2人,富民兴鲁劳动奖章2人,市拔尖人才1人,市优秀教师4人,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教学能手23人,各级各类评审专家数十人。
深化课程改革,实现快乐育才
学校构建 “实验初中快乐课程生态图”,开设二十多门选修课程,持续打造教研组文化建设,加大对课程标准和中考改革的研究力度,将“减负增效”的课堂特色做成品牌。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开展体验性学习。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高度融合。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在各项各级赛事中斩获颇丰,国象、帆船、足球等运动已成为学校特色名片。
成立教育集团,开启全新篇章
2015年市北分校广雅中学成立,2019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实验初中 (青岛实验初中分校)揭牌,李沧分校奠基,青岛实验初中教育集团正式成立,青岛实验学校集团挂牌,2020年崂山分校签署协议,学校驶入“双集团办学”发展的快车道。学校通过对分校输出“成熟的教育理念、成型的管理体系、成功的办学模式”,带动分校快速成长。目前各分校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集团化办学经验。学校还承担了省市教育扶贫的重要任务,塑造了岛城教育的良好形象。
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规范化学校、青岛市教育局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百余项国家省市级荣誉。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在高位运转并稳中有升,获得了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记者 王晓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