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共享综改试验政策红利 央地深入合作迎来新契机

聚焦党建引领,深化央地合作。6月24日,青岛市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一届三次会员会议暨青岛市区域性综改试验情况通报会在招商银行财富大厦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党建引领为纽带,加强市属企业与省企、驻青央企的合作,平台功能效应不断放大。             

会上还对青岛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情况进行通报。作为第二批综改试验城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青岛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为特色主题开展综改试验,以多个项首创意义获得国务院的认可,以“七大亮点”开创了党建引领、深化央地合作的“青岛模式”。目前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已有50亿元的综改基金项目率先落地,后续将继续与驻青央企、驻青省企以及驻青其他国企共享政策红利。            

坚持党建引领            

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平台效应不断放大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耿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刘学俊,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会长马卫刚,以及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会员和特邀会员单位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区、市国资部门领导、联络员,各市属企业领导同志,市国资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现场以视频方式回顾和总结了青岛市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一届二次会员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国务院国资委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下,在各会员单位和特邀会员单位、各市属企业以及各区市、各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平台功能效应不断放大,“青岛之家”成员覆盖更加广泛,融合发展合力日益增强,得到了各方普遍认可。            

会上审议通过了调整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常务副秘书长、副秘书长人选、通报了新会员单位及特邀会员单位入会、设立“青岛市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西海岸5G高新视频党史学习教育培训基地”等有关事项,对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驻青国企党建工作创新示范单位”、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驻青国企融合发展先进单位”和优秀联络员进行了表彰。            

青岛市耿涛副市长在讲话中指出,青岛致力于培育适宜驻青央企、各级各类国企发展壮大的沃土,致力于营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和幸福生活的乐土,着力打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和服务广大驻青国企更好的融入青岛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他希望驻青国企进一步坚定信心、扎根青岛,积极融入城市发展战略与重点产业布局,把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引进青岛,共同做大做强本地产业链、供应链,在打造一流产业集群中实现互利共赢发展。他要求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要继续坚持以党建为纽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在落实“双招双引”、助推国企改革攻势等“15大攻势”、助力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等方面,持续拓宽驻青国企与青岛市的全方位合作,朝着新型、高效、务实的市场化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努力将党建研究会打造成为驻青央企、驻青国企的温馨家园和发展港湾,更好地助力央地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探索青岛模式            

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破题            

会上,市国资委总会计师、市国企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刘萍介绍了青岛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有关情况。据介绍,2020年12月,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同意青岛市开展第二批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我市是第二批综改试验城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与上海、深圳的综改试验机制相同。            

根据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结合青岛实际情况,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一级巡视员、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会长马卫刚提出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为特色主题开展综改试验,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的肯定。            

该主题符合我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历史。青岛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了海尔、海信、青啤、澳柯玛、双星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涌现出张瑞敏等一批优秀企业家,国有品牌大企业与优秀企业家群体交相辉映,形成了全国闻名的“青岛企业家群体现象”,成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亮点和特色,成为青岛的名片。            

该这个主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落实国家战略中的作用。青岛肩负着建设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融合创新区等国之重任,战略重任要求青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发挥青岛市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委、市政府要求,搞活一座城,先要搞活青岛的国有企业、搞活国有企业家。青岛市以企业家队伍建设为特色开展综改试验,就是要全面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带领国有企业在落实国家战略中发挥主力军领头雁作用。            

此外,这个主题抓住国企改革中“人”这个最关键因素,有利于解决国企改革中的弊端和短板。据统计,青岛市现有生产服务类、金融类、文化类市属企业30户,资产总额2.54万亿元,域内国有企业(含央企、省企、外地国企及区市国企)资产总额4.62万亿元。多年以来,在地方财政贡献排名中,市属企业海尔、海信、青啤和驻青央企中石化青岛炼油、中车四方、一汽等一直都稳列前十。在不断走向深水区的改革过程中,国资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如何更加有效衔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亟待通过系统性、综合性的改革来解决。            

围绕青岛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耿涛副市长强调,搞活青岛这座城市,首先要搞活青岛的国有企业。各位企业家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尤其是50亿元的综改基金项目已于5月26日率先落地青岛市,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市域国企积极参与到青岛市综改试验基金的募资和设立中来,通过发挥综改基金对国企改革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引导更多国企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强化激励约束、激发动力活力,打造国企改革创新标杆,逐步形成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开花的辐射效应,推动青岛市域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落地八大亮点            

从制度建设到资金支持建立综改保障机制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市综改试验的创新突破主要体现“八大亮点“,具有多项首创意义。            

其中,青岛全国首次在体制机制层面创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领导人员提出的20字要求,探索独具地方特色的国有企业家队伍“五位一体化”综改模式。在全国率先落实国务院要求,创新建立专业化监事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去行政化”薪酬分配体系。首创性提出“绩效考核、管控总额、自主分配、复核备案”的分配模式,薪酬激励不再与职务挂钩,同时探索国有资本收益增量分享机制。            

此外,我市还积极探索创新市属企业分类分层深化混改新模式。率先落实中央对混改的新要求,创新市属企业分类分层深化混改新模式。在创新探索骨干员工持股改革方面,《实施方案》对员工持股的企业层级、数量和个人持股比例进行探索创新。 还制定出台《市属企业国有资本管理办法》,成为全国国资系统中第一个以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明确和规范国有资本管理工作的城市。推行“五减五加”,强化“两管一防范”,转变国资监管职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明确要按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职能。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市还建立综改试验资金支持保障机制,联合青岛市国有出资主体及社会资本设立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配套基金,发挥基金支持引领和放大带动作用,运用资本力量开展区域性综改试验,推动区域内各级各类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经过积极争取和筹备,5月26日我市与中国国新控股正式签约,成为综改基金率先落地的综改城市,综改试验基金成为国家层面在我省设立的首支国家级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基金。综改试验基金将重点投向包括驻青省属企业在内的各类国有企业,围绕战略新兴产业、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务国资国企改革和创新发展。            

马卫刚在会上表示,今年,驻青国企党建研究会将重点抢抓青岛获批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的历史机遇,对接整合各类资源,围绕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组织各类专题活动,向驻青国企及时传达解读青岛市综改试验“市域性”政策,引导会员单位积极参与青岛综改试验基金的募资和设立,服务支持青岛国资国企综合改革,推动青岛国资国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悉,会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围绕党建引领、央地融合发展和国企综改试验进行了交流发言。特邀会员单位——招商银行青岛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沈世强、招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高级经理苏旦,介绍了国企改革动态与招行服务方案有关情况。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葛均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