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学习强国书房里,看到有一本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这深深地吸引了我。习近平主席曾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有媒体报道,习主席曾向周围的人推荐过这本《苦难辉煌》。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并认真书写、再次提交了我的入党申请书。
读这本书时,一开始就触发我思考并在阅读后终于明白的一个问题: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共产党。俯瞰历史的长河,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这一切告诉了我们答案。作者想把此书献给过去、今天、未来成为民族脊梁的人们。什么是民族脊梁,就是那种真正的英雄——具有深刻的悲剧意味,参与播种但不收获。
翻开此书,一个个鲜活又惊心动魄的场面浮现眼前,让读者和作者一起经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可是,我们再怎么想象,我想,也无法体会经历那段历史的人的内心感受。一个个问题提出,引发读者的思考,一个个历史细节的描绘,让历史更加立体。阅读此书,让我对当时的那段历史似乎看得清楚了些,让我明白了历史和人生一样,都是曲折的、丰富的,而不是一帆风顺。
围剿与反围剿,被称为“蒋何”的蒋军与被称为“朱毛”的红军在红色根据地迎面相撞,皆是战将如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长征?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是关键也就那么几步。同样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最为重要的一步莫过于选择长征。遵义会议,是长征路上的里程碑,是长征的产物。四渡赤水、突破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这些史诗般的壮举,皆是长征一步一步的过程。“大渡桥横铁索寒”,不处在历史中,永远无法体会那铁索有多寒。在多少危机时刻,共产党人舍生忘死,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坚毅又果断,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韧性。从当时到现在,共产党中也有过怀疑者、徘徊者、腐败者,但都被历史的长河淘汰掉,中国共产党人也有敢于同自己做斗争的勇气,这才保证了共产党的韧性,久经挫折总能化险为夷,踏平坎坷成大道。中国共产党的决定都是坚定而从容的,因为所做的决定都是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上考虑,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所考虑。
因为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所以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在苦难辉煌背后的红色精神的感召下,自己尝试在生活中去实践,结合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特点,去传承和发扬此精神,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若拥有此精神,则拥有对生活的热爱;若拥有此精神,则会坚强地拥抱生活的挫折;若拥有此精神,则会从容地笑对未来。
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学校创建红色班级,有董存瑞班、黄继光班、邱少云班、航天班、红星班……我们班级是杨根思班,为了让同学对英雄先烈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创建了红色班级文化角,有介绍英雄杨根思的书籍《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杨根思》,有同学们认真书画的手抄报。在做手抄报的过程中,同学们对先烈的事迹和精神有了更多、更充分的认识和体会。每个班级也都有自己红歌,有《红星歌》《歌唱祖国》《东方之珠》《我的中国心》《少年壮志不言愁》……我们班的红歌是《祖国不会忘记》,在学习强国和央视频道中,我们看到这首歌曲的背景画面——为坚定守卫国土而牺牲的陈祥榕、陈红军、肖思远、王焯冉等边防战士,陈祥榕曾在日记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让我们对这首红歌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祖国不会忘记为国牺牲的战士,祖国不会忘记为了人民不顾一切的勇士,祖国不会忘记坚守和平正义的将士。同学们现在已养成习惯,每天下午课前准时合唱《祖国不会忘记》。
在工作之余,我不断学习历史、学习党史、学习党的理论,为此购买并学习了《党的历史知识》《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学哲学 用哲学》,阅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国崛起》还在自己的计划之中;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观看了完整的《抗美援朝 保家卫国》纪录片,了解到更多的革命先烈史实,以此丰富了自己的红色文化知识,使自己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
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我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党的历史知识,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传播党的红色精神,争取早日入党并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每日,我都会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把自己的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平度市实验中学 曲广泽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