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该司将会同有关方面拟订校外教育培训(含线上线下)机构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人员资质、收费监管等相关标准和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实施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治理,指导校外教育培训综合执法。那么,新的监管部门成立,是否有与之匹配的工具?记者在全国各地的监管平台中查询比较,发现一家由中视未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优课云”民办教育全场景服务平台脱颖而出。
中视未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宗涛介绍,民办教育资金监管平台(民办教育全场景智慧服务平台)是由哈工大教授领衔的,数学与算法领域博士团队研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受到有国资背景的临沂市兰山区财金投资集团青睐并注资,多家国资投资平台和业内投资机构对平台发展前景看好,认为逻辑和技术领先,并契合市场发展需求。
平台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等教育方面法律法规,围绕数据信息服务、行政管理和资金监控,对民办教育企业的举办资质、师资情况、教学质量、大额动账预警、最低余额管控等信息进行全场景大数据分析,为教育、金融、财政等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实时、全面的监管体系,为民办教育学校搭建多元、优质资源的共享体系,为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创建更便捷、更具公信力的服务体系。
据了解,该平台已与中国太平洋保险签署了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正积极探索通过保险保障的形式为消费者提供风险保障,对消费者在校外培训机构购买课程时所面临的不可控风险提供保障。将真正做到“学费存管,分批结算、保险护航、安心上课”。此外,还为机构提供公众责任险、雇主责任险等险种,实现风险全覆盖,最大程度降低各方风险。
同时,平台现已与济南、淄博等山东省内十个地市达成基本合作意向,计划于年内完成上线试运行;省外与江苏、甘肃、云南等省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预计在2025年底,平台将遍布全国超100地市,服务500000+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量过千亿。
记者比较发现,当下国内有同类民办教育监管平台数十家,但普遍运营情况不理想,究其原因,一部分平台对最该监管的学费没有起到监管作用,导致平台虽然在运营,机构卷款跑路照旧,一部分平台缺乏救济手段或救济手段过于单一和落后,一部分平台出发点有问题,只考虑自身业绩,不考虑机构的发展,造成机构抵触,试点不成功,上线缓慢。
记者认为,只有站在公益的出发点,充分为各方考虑,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市场机制,引入保险等金融手段,才能调控和降低风险,保障各方权益。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赵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