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一纸错峰上班《通知》背后,是青岛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6月7日,2021年高考前一天,青岛市政府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实行错峰上班,为高考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保障高考有序进行,其中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及服务高考相关单位除外,并鼓励企业单位错峰上班,倡议市民错峰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从通知要求的范围看,直接执行错峰上班的范围并不大,对大多数的社会部门和市民用的是“鼓励”“倡议”,在亮明态度的同时,以一种充满弹性的方式,让整个城市运转顺滑地进入“高考时间”,调动整个社会为高考“保驾护航”。

然而,这种举重若轻的城市治理,并不是单纯只靠一纸《通知》实现的:弹性的底气是保障的刚性,围绕高考这件事,青岛市相关已经将各项保障提前扎实做到位。

青岛交警在每个考点至少安排3名民警、1辆制式四轮警车、2辆警用摩托车、2名协警,负责维护考点周边道路交通秩序、应急处置突发事件、为考生提供必要帮助。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每辆警用摩托车配备2个头盔,多出的头盔,毫无疑问是给考生准备的。同时,派出所也主动靠前,在各考点设置临时工作点,为忘记带身份证的考生现场办理临时身份证。

全市各120随时待命,遇到考生需要医疗救护,将及时与交警部门联动,救护车将沿绿色通道接诊送医。

交通方面,青岛城运控股除了承担了高考专车的任务,还开出了高考专线车;青岛地铁推出考生与家长免费乘坐地铁服务;同时多家青岛出租车公司让考生免费乘坐出租车……

从《通知》来看,仅仅是错峰晚上班半个小时,但这背后是多个部门的提前数小时上班,记者从青岛公安部门了解到,考场周围执勤的交警在早上7点前就已经到港,根据城运控股的消息,负责送考的公交师傅也在7点前就到岗准备出发,在这背后,还有无数的提前上班、义务加班,以及活跃在各个考点周围的志愿者。

而《通知》也成了最好的宣传,这种态度潜移默化的全市人民进行了护航高考的舆论引导和心理的建设:7日早上,在青岛多条主干线沿线,经行的车辆都遇到了长时间的红绿灯交通管制,等待的车辆耐心等待,无一鸣笛催促。

在筑牢保障底线的情况下,再来以亮明态度、示范带头的方式推动社会整体运行向高考这一项工作倾斜,一个错峰上班的《通知》,体现的是青岛市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这种根据短期重点工作进行柔性化调整体现出来的社会保障能力、应急能力,各部门协作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以及整个城市的市民精神的提升,正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保障。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