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博物馆热”兴市南 “陈列”青岛百年史

"青岛之光"百年历史建筑展览馆 王云晓摄

壮丽而秀美,沐古而纳新,宜诗意栖居,宜斩浪弄潮。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预览。

近两年,“博物馆热”现象正在各个城市兴起,特别是文旅融合升级为国家战略以后,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更多市民游客走进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目前,走进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日益受到年轻群体追捧。但如何以更新颖、更创意的方式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拓展展览和体验内容,成为当前文旅管理部门和博物馆的探索重点。

回眸历史,青岛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处于城市之核的市南,有着中国境内现存最早的电影院,中国大陆现存历史最悠久的近代殖民监狱,中国第一座水族馆,是中国最早传入西方油画和水彩的城市……因博物馆的存在,市南发展的步履更加坚实、更有底气。

今年,市南区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公共文化载体升级行动,打造品质博物馆之城。”市南区历史文化遗产丰厚,西部老城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约占全区面积的一半,其中纳入历史城区核心区面积6.3平方公里,占全市91%。在《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 年)》公布的 60 处名人故居中的 58 处分布在市南。山东省政府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中,青岛观海山、八关山等 4 条历史文化街区全部位于市南区。市南区的八大关街区和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是全国唯一拥有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城区。

“博物馆热”的背后,折射出市南的文化自信。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市南区有效地利用了市、区地方文物元素,展陈涵盖名人文化、建筑艺术、革命文物、城市历史、美术绘画、民俗文化等多种类型内容。此外,各博物馆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研发特色文创产品,充分发挥社会文化教育功能,举办特色展览活动,让深藏在博物馆的青岛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让更多的游客走进博物馆,为岛城文旅产业创造新活力,为打造博物馆之城实现探索与铺垫。

市南的品质博物馆之城的道路漫漫。站在文化底气与特色塑造的高度,仍需多元化经营和融合业态相配合,来烘托城市的氛围,支撑城市的气韵与人脉,从而拉动产业、激活经济,推进城市化进程。结合西部开发提前谋划布局博物馆业态,2025年,市南区注册备案博物馆数量将增至30处,实现每2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的目标。

青岛邮电博物馆 王云晓摄

中西建筑风貌独树一帜

“博物馆热”在全国各地,近年来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故宫博物院成了“网红”,《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让各地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必游打卡地,

市南区本身可以看做一个“建筑文化博物馆”,主要产生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的八大关建筑群,集中了德、日、俄、英、法、美等 20 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主要产生于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的青岛德国建筑,包括德国总督楼、总督府、警察署旧址等功能建筑 24 栋,诉说着近现代重要史迹;分布在青岛湾、汇泉湾、太平湾“三湾”的 58 处名人故居,见证了上世纪青岛作为全国文化重镇的历史变迁;形成于 20 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的中山路近代建筑群,见证着青岛重要的商业母脉;大量的城市公共建筑、宗教建筑与里院建筑,赋予了市南中西建筑风貌并存、中西市井风情融合的特殊魅力。

近年来,随着西部历史城区更新利用工作有序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利用,市南持续放大博物馆的优势作用。比如,发挥八大关、中山路周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集聚优势,打造市南区文化地标。走出“深闺”的八大关太平角区域,重点打造“八大关万国文化建筑博览汇”项目,陆续推出蝴蝶楼、地质之光展览馆等21处项目。在中山路区域,则依托老建筑建设嘉木艺术博物馆、邮电博物馆、一九零七电影博物馆等10余家文博场馆,形成“青岛湾”文博场馆聚集街区,提升了青岛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的知晓度。

据统计,市南区共有文博场馆40余处,其中注册备案博物馆18家,占青岛市已注册备案博物馆总数的18%,达到区域内每3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市南的18家已注册备案博物馆中,非国有博物馆就有7家,占总数的39%。在非国有博物馆,很多珍贵、小众的藏品展陈出来,涉及城市建设历史、书画艺术、印刷文化、电影传媒等多方面内容,填补了博物馆门类上的许多空白,构成博物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亮眼色彩。

鲁作家俱博物馆 王云晓摄

“珍藏级”博物馆弘扬文化

处处可触及、处处可融入,一切与“我”有关。这就是市南博物馆的个性所在。

从“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青岛故居辟建为全国首家以文学名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骆驼祥子博物馆,到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水师饭店旧址建设为展示电影历程、博览电影科技、传播电影文化、互动体验场景的城市文化客厅——1907电影博物馆,再到将德国胶州邮政局旧址升级为集现代工业遗产、德式老建筑、邮电专题、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场所——邮电博物馆,还有以“彩青岛”为主题的城市文化新地标——嘉木艺术博物馆,以及打造中国传统印刷文化的传承和体验课堂,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走进市南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无数记录着城市百年静止的风景与尘封的记忆的影影绰绰,穿越古今朝着现在涌来。

青岛百年水彩展览馆位于浙江路15号青岛之光建筑馆二楼,分为百年水彩展览区及圆梦画廊藏品交易区。展览区内将享誉中国水彩之父的徐咏青、山东水彩创始人吕品、宋守宏、陶天恩、晏文正等中国著名水彩画家的以青岛为题材的30余幅经典作品收藏展陈给公众。横跨三代的大师级水彩藏品能将青岛的百年水彩发展历史文脉贯穿一体,使观者通过水彩画作了解青岛百年老城建设与发展,更能使世界人们了解青岛水彩画百年发展在山东乃至中国及世界的重要影响,也为青岛的文化旅游带来了新的亮点。

 “青岛之光”百年历史建筑展览馆内收集了青岛不同历史时期的100处优秀建筑,回澜阁、青岛火车站、总督府、花石楼等数十座青岛地标建筑的微缩模型,浓缩历史城区百年建筑精华,让这里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正如青岛之光历史建筑展览馆馆长王亮所言,“建立博物馆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参观者欣赏青岛优秀建筑的风姿和特色,全面领略青岛城市深厚的记忆和文化的多彩,更在于善待和保护这些优秀建筑,传承建筑文明,延续青岛历史文脉,塑造城市文化品格,使城市在飞速发展与对历史价值的深刻理解之间获得平衡。”

在距离青岛之光建筑馆仅不到2公里的距离,西部历史城区又增添了一座新的文化平台——鲁作家俱博物馆。这栋三层小洋楼曾是著名海洋学家张玺的故居,而今变身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一家以展陈齐鲁古代家具、弘扬鲁班匠人精神为主的开放式博物馆。“别看这些家具不起眼,但都是国宝级的,来源于私人收藏。”在莱阳路28号的鲁作家俱博物馆,展陈部长华伟表示,眼前这对“黄花梨圈椅”在2017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成交价就高达90多万英镑。还有馆内的明代铁铸魁星点斗屏身上曾上演过一场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手中夺回国宝的故事。作为非国有博物馆,也在尽己所能让国宝回流,让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能得以保留、传承。

鲁作家俱博物馆“黄花梨圈椅” 王云晓摄

在市南区已注册的博物馆中,有8家历史类博物馆——青岛市民俗博物馆、青岛康有为故居纪念馆、骆驼祥子博物馆等;5家文化艺术类博物馆——青岛一九零七电影博物馆、青岛时光印记印刷博物馆、青岛赞一油画博物馆等;1家军事体育类博物馆——中国海军博物馆;2家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和青岛市口腔医学博物馆;1家建筑艺术类博物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还有1家工业遗产类博物馆——青岛邮电博物馆。

“现在去博物馆真不再是被动地走马观花、倾听说教了,而是人们主动寻求新的体验。如今,博物馆不再是沉闷的陈列,而是普遍上新了更加多元、生动的展现形式,让民众逛博物馆变为生活的日常。人们喜欢从文物中感受历史变迁,从环境中体会人文情怀,从逛博物馆的过程中汲取到更多知识。”有专家表示,博物馆文化热的常态化,势必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免费开放、延长闭馆时间等惠民利民便民的举措,也传达出博物馆平等、包容、多元的意识形态,博物馆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兴起,带动了自身以及周边百年建筑、特色书店和咖啡馆,形成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新地标式聚落,也成为市南区正在打造的“青岛湾”文博场馆聚集街区的要素。坐拥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让市南区西部历史城区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贡献。

胶澳慢递 王云晓摄

 “串珠成链”创新文旅生态

城而无名,行之不远。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文化的象征,发挥着“城市客厅”的功用。比如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等,这些博物馆成为吸引大众前往的文化地标和交流平台。连接过去、现代、未来,沉浸式打卡博物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浪漫的社会潮流和现代的文化“朝圣”方式。

在当前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游的热度逐渐升温,成为跨越各个年龄段的时尚出游主题。从今年“五一”假期的出游情况就能看出,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均迎来游客激增、人气爆棚的热闹景象,故宫博物院等热门场馆甚至整个假期都显示“预约已满”,原本给人静悄悄印象的博物馆,其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比2018年增加181家,且每年保持上升趋势。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为龙头,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和重点行业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

“博物馆热”的现象,体现了游客对旅游的“文化属性”的日益关注。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广之旅总裁朱少东表示,当前博物馆热显示博物馆游正走向主题全年龄覆盖、沉浸式体验活化历史、资源整合全域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而运用“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将博物馆串珠成链,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文旅融合的新线路,将成为当前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全新亮点。朱少东表示,“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游从单一‘景点游’模式走向了资源深度整合的‘全域旅游’模式,构建城市‘全域博物馆体系’、打造一地深度非遗文化休闲游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将被提上日程。”

通讯工具的演进 王云晓摄

在人们的往常印象中,文物、馆藏大多是冰冷的、干瘪的,需要一些烟火气来拉近与大众的距离,激活它们的生机。通过文博场馆与文旅创意的跨界融合,市南区在传统的展陈、教育功能中引入文艺沙龙、特色书店、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创新推出“啡阅青岛”项目,将4万余册公共图书配置到文博场馆,实现了场馆功能升级与文化休闲的互动融合。同时,推出50余种以名人文化和老建筑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多彩青岛系列丝巾等以市南区文化遗产为载体的产品获得国家级比赛大奖,实现旅游业与文博业“出圈”融合发展。后期,市南区还将指导博物馆强化内容挖掘、优化展陈设计、融入数字科技、加大宣传推广,策划推出夏季夜间主题“夏夜之光”、经典藏品推介等活动,全面提升博物馆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打造最具特色的精品博物馆之城。

今年以来,市南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开展八大关周边区域高端文化集聚突破行动,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激发市南文旅新活力,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市南区瞄准西部中山路、中部八大关、东部浮山湾三个区域聚焦发力,以点带面、连点成线,串线成片,用融合发展的理念点亮市南、激活市南,努力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全面展示时尚特质引领区的魅力。

在已建成开放的博物馆基础上,市南区大力推进崂山矿泉水博物馆、青岛针路航海博物馆等新场馆建设,不断扩大全区博物馆建设规模。同时,市南区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利用名人故居、文物建筑创办特色主题博物馆,推动胶济铁路博物馆、电力博物馆等主题博物馆建设,推动文博事业良性循环发展,让品质博物馆之城吐露纳新,百花齐放竞芬芳。依托各场馆建馆特色,市南区将建设主题多元、特色鲜明的文博场馆体系,并实行多元化运营,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新模式,不断拓展文博场馆投融资渠道和运营主体;发挥八大关、中山路周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集聚优势,打造市南区文化地标;通过文博场馆与文旅创意的跨界融合,在传统的展陈、教育功能中引入文艺沙龙、特色书店、文化旅游等新业态,引导多维文化空间和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记者 李倚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