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重温青岛党史 传承红色印记(50)——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90.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涉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

面对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方针政策,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及青岛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要求,提出了要提振领导干部的工作信心,提振企业的投资信心,提振社会消费的信心,切实把积极应对挑战,坚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扩大投资和消费作为保增长的主要途径,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是扩内需、保增长。强化投资和消费拉动,加快推进事关青岛发展全局的各类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积极组织开拓国内外市场,坚决遏制经济下滑势头。二是调结构、上水平。着眼于今后的长远发展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变危机为机遇,加大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力度,加快经济结构优化,推动所有制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为又好又快发展积蓄强大的后劲。三是重民生、保稳定。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快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抓好各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为了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涉外体制改革,重点围绕企业融资、出口退税、国际市场开拓、出口信用保险、科技兴贸、品牌建设、电子商务应用、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扩大出口等九个方面对外贸企业进行专项扶持。

同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委、市政府加快实施“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一是搭建起承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良好平台,为扩内需、保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和载体支撑。落实和对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些政策措施,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与此同时,城市地铁、董家口港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高新区、少海新城等重点组团的发展,县域工业功能区的建设,成为全市的主要投资增长点,不仅弥补了外需萎缩导致的动力不足,也为青岛的持续发展积蓄了力量、打下了基础。二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引进了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青岛温泉国际博览中心等大项目,高速列车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一批重大创新创业平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开工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核心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进一步提升青岛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着力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带入了更多的技术、设备、管理、市场网络等高端要素;着力引进海洋、生物能源等大型科研院所,带入高端人才,产生了技术研发、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综合效益。2009年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77亿元,增长10.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458.9亿元, 增长2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4亿元, 增长19.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49元,分别增长9.3%、8.7%。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