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瞄准十大改革突破行动 青岛市2021年改革工作要点出炉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做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对于“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4月30日上午,青岛市委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召开发布会,会上解读了《中共青岛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记者在现场获悉,我市2021年改革工作将从十大方面着手,共33个方面,185条重点任务。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委新闻发言人姜剑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刘凯,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郝伟出席发布会。


实施重大战略平台牵引改革突破行动

在深入推进上合示范区体制机制建设方面,青岛市将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推动油气全产业链开放发展,建设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进“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建设;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争创第二批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打造海陆空铁“四港一体”的国际联运综合港。

在深化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改革方面,青岛市将首创性、集成性推出一批改革举措,深化与日本、韩国、德国的投资合作、消费合作、技术合作。加快进口商品批发贸易中心集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

实施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改革突破行动

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方面,青岛市将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创新科技管理方式,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

在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方面,青岛市将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赶超计划,建立企业研发投入递增奖励机制。

在完善推动产学研高效融合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构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建立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服务市场化机制。

实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改革突破行动

在完善“双招双引”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完善招商公司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运行机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强化土地统筹,加速项目落地;实施“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完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

在完善全要素流动型开放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探索建设RCEP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创新中日韩国际消费机制,高标准建设中日韩消费专区、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

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方面,青岛市将完善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发布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

在完善功能区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深化功能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开发区与所在区市、周边功能区产业协同发展工作机制。

实施畅通经济循环改革突破行动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围绕畅通经济循环。在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方面,青岛市将探索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开展产业全链条集成改革试点,围绕打通重点产业链堵点进行制度创新。

在培育优化产业生态方面,青岛市将突出“四新”经济项目的引领价值,制定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若干措施,培育一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在突出“数字赋能”方面,制定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细分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

实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改革突破行动

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对投资者、创业者最大的感召,是深层次“搞活”青岛的关键。在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方面,青岛市将完善企业家激励保障措施,完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争取新增上市公司10家以上。

在激发全社会创意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方面,青岛市将完善“青创十条”实施细则和具体举措;搭实赋能“民营创意”平台,完善常态化联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机制。

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方面,青岛市将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打造“一码通”平台,推动重点民生领域统一身份认证和多码融合。

在优化法治环境方面,青岛市将健全完善“限时清欠”机制,强化政府机关履约践诺。加强政法系统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

实施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改革突破行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在完善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制度方面,青岛市将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深化“四减四增”行动。

在建立产业助力绿色转型发展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发展绿色金融,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

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健全生态文明统筹协调机制,健全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强化大气、水、土壤、海洋、农村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实施打造时尚文化改革突破行动

时尚,就是要促进多元文化的集聚、交汇、融合,成为思想的策源地,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体验、来生活、来创业。在完善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实施时尚“四大工程”,突破发展八大时尚产业集群。制定新一轮影视产业发展政策,打造“电影之都”品牌。

在强化国有文化企业引领作用方面,青岛市将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发展,加强国有文化企业“双效”评价,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制度体系。

在强化文化建设全要素配套服务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制定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机制。

实施防范化解风险改革突破行动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完善促进生产安全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清单管理制度,制定实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方案,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在完善促进社会安全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集中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实施智慧安防社区全覆盖工程,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在完善促进金融安全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建立重点企业金融风险早期识别机制,拓展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优化完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体制机制。

在完善促进食品药品安全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深化“食安青岛”建设,试点推行网络订餐平台“互联网+明厨亮灶”,推动实现食品药品上市合格率“两个100%”。

实施创新社会治理改革突破行动

在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方面,青岛市将推进县域综合医改,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改革攻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方面,青岛市将持续深化“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民声倾听主题活动,建立常态化推进机制。

在加快数字青岛建设方面,青岛市将出台数字青岛2021年行动方案,建立全域全息智能感知体系,构建一体化城市云脑体系。

实施党建工作统领改革突破行动

在完善以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方面,青岛市将建立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协调推进机制;深化拓展“莱西会议”经验,制定关于全面加强网格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在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方面,青岛市将实施干部队伍专业素养提升工程,健全差异化考核评价及有奖有罚的结果运用机制。

在强化监督执纪监察方面,青岛市将创新开展“护航项目落地、推动工作落实-纪委监委在行动”专项工作,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健全联合办案制度机制,推动形成监督惩治合力。

2021年是青岛的“项目落地年”,青岛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项目落地,今年将具体从六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在营商环境方面,青岛市将全面推行一业一政改革,经营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一事全办覆盖面,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项目落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青岛市将加大创投风投基金的招引力度,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实施标准地供给改革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为项目落地完善要素保障;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青岛市将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的揭榜挂帅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试点,为项目落地增势赋能;在深化企业改革方面,青岛市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国家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分类分层推进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常态化联系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机制,创建国家民营经济示范城市,为项目落地注入内生动力。

在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方面,青岛市将加快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试验基地建设,深度推进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改革创新,推动胶东经济圈全面起势,完善“双招双引”体制机制,为项目落地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青岛市将完善农耗、排放权等要素市场化的交易流转机制,推动西海岸新区争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试点,开展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宋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