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五大信披媒体要点集萃丨A股上市公司年报交出“了不起的答卷”;原材料紧缺基建项目“窝工”,大宗牛市蝴蝶效应显现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4月30日,五大信披报刊头版主要内容集萃:            

经济参考报            

头版            

万亿级投资大幕开启 绿色产业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二季度以来,一系列绿色产业项目加速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辽宁、浙江、内蒙古等地区接连发布“十四五”时期绿色产业投资规划图,围绕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一批重大工程浮出水面。在资金来源上,银行、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正加速开启。业内人士表示,“十四五”时期预计绿色产业年均投资约3万亿元,多层次投融资体系的建立将推动绿色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要闻            

保利地产旗下公司去年以来遭行政处罚逾百起            

《经济参考报》记者深入梳理了自2020年1月1日至今各地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发现,仅一年多时间,保利地产旗下多家公司遭遇了建设、环境、市监等各类行政处罚达100多起,涉及未批先建、无证销售、噪声污染等违法违规情形。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仅全资子公司富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去年一年就遭遇了近百起行政处罚。业内人士指出,旗下公司频遭行政处罚,凸显了保利地产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顶层设计加快推进 多部委力挺人工智能产业            

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正迎来多部委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记者从29日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包括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在内的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加注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顶层设计,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悉,包括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十四五”专项规划正加快编制。            

爱尔眼科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逾三成 当期核销医保部门坏账近3000万元            

爱尔眼科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9.12亿元,同比增长19.24%;实现净利润为18.77亿元,同比增长31.16%;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1亿元,同比大增113.90%;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同比猛增711.29%。《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去年被核销的近5000万元应收账款中,核销的来自医保部门的坏账金额近3000万元。            

百年老字号全聚德上市以来首现亏损            

百年老字号全聚德对外披露的年报显示,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下滑49.99%;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下滑824.29%。《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这是全聚德自200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亏损,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近三年持续下滑。在全聚德业绩“跌落神坛”的同时,其分店和子公司屡次因违法违规被行政处罚。            

中国证券报            

头版            

楼盘在售新房一年涨价不得超过3%!这个热点城市“史上最强调控”出台            

4月29日,东莞市住建局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的通知》,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限制新房房价,规定新房备案价上调空间控制在5%以内,未售出的新建商品住房上调销售价格的间隔时间,由取得预售许可证(现售备案证书)后半年延长至一年,涨幅不超过3%(含本数)。

要闻            

“宇宙行”获北向资金、险资增持超3亿股!六大行一季报显示外资买买买            

截至4月29日,六大行一季报已经披露完毕。据记者统计,六大行一季度合计斩获净利润3318.42亿元,日赚36.8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六大行均获得代表北向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前十大普通股股东名单显示,工商银行获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保险资金增持约3.05亿股。       

上海证券报            

头版            

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            

为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平台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监管,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2021年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部分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主持约谈。腾讯、度小满金融、京东金融、字节跳动、美团金融、滴滴金融、陆金所、天星数科、360数科、新浪金融、苏宁金融、国美金融、携程金融等13家网络平台企业实际控制人或代表参加了约谈。(点击阅读全文)            

要闻            

整体营收同比增长3.8%  A股上市公司年报交出“了不起的答卷”            

极不平凡的2020年,A股上市公司群体交出一份“了不起的答卷”。截至4月29日晚8时,429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4212家公司完成2020年年报披露。其中,3643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为86.49%,较上年同期降低约3个百分点;整体营收、净利润均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4%。            

退市新规威力渐显 “壳公司”无处遁形            

退市新规逐渐发威,沪深交易所正依法依规出清“壳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29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61家公司触发退市新规相关情形被特别处理。其中,新增的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和适度扩大的其他风险警示情形“杀伤力”较强,32家公司因“扣非前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占比超过五成;12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司,纷纷触发新增的其他风险警示的适用情形。            

证券时报            

头版            

期货法草案征求意见 品种上市采取注册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法(草案)》28日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借鉴证券法关于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经验,品种上市由并联审批模式改为实行交易场所申请、证监会注册的品种上市机制,原则规定品种上市的基本条件,优化品种上市程序。

要闻            

周期板块进入涨价周期 今年一季度业绩爆表            

疫情突发打乱了全球产业链供求关系,周期板块在2020年业绩分化。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叠加经济复苏预期使大宗商品升温,在去年较低基数的情况下,有色金属、化工、钢铁等传统周期行业迎来爆炸式增长。涨价直接反映在上市公司业绩中,周期股一季度业绩实现爆炸式增长,部分公司一季度利润甚至超过2020年全年。从整个行业来看,有色金属、化工、钢铁、采掘行业当季分别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67%、204%、167%、66%。            

原材料紧缺基建项目“窝工” 大宗牛市蝴蝶效应显现            

河南南阳一基建项目工地材料部经理范凯向记者介绍,以工地常用的螺纹钢为例,目前单吨价格已经超过5300元,比春节前涨了1000元还多。即便如此,目前市场供应情况依然很紧张。涨价、新高、历史极值……这些资本市场热切关注的热词,近半年高频出现,投资者们逐渐习以为常。在包括黑色、有色、化工、农产品在内的众多大宗商品涨价潮持续下,产业链成本传导效应凸显。一场由大宗牛市而产生的蝴蝶效应正在发酵。            

证券日报            

头版            

期货法立法进程加快 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            

4月26日,期货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这是我国首次专门立法规范和促进期货市场健康发展。“这次期货法草案提交审议,是期货行业从业人员长期期盼的一件大事。这意味着,期货行业进入到用法律典章来规范的历史新阶段,期货市场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于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对记者表示。

要闻             

高铁和旅游两行业跑出超预期增速 社会服务业基金重仓持股创历史新高            

社零同比提升,消费强势复苏,服务业需求蓬勃。”多家券商在研报中均有类似表述。可以看到,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服务业需求持续释放,包括旅游、餐饮、酒店、航空、高铁等在内的相关领域景气度将进一步得到提振。            

政策良方为服务业上市企业“活血化瘀”            

记者据数据整理,截至4月29日收盘,已披露2021年一季报的上述涉及“吃住行”的服务业上市公司中,旅游业实现扭亏为盈,6家已披露一季报旅游行业上市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27.36亿元。事实上,亮眼的数据离不开暖心政策的支持,国家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政策“大礼包”,帮助服务业企业“活血化淤”。(整理:李会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