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4月26日,五大信披报刊头版主要内容集萃:
经济参考报
头版
消费税改革酝酿提速推进
近日,继“十四五”规划文件中对消费税改革作出部署后,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接连谈及下一步消费税改革的考虑,透露相关政策思路。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组赴广东省就完善现代税收制度、健全地方税和直接税体系等开展了专题调研。业内指出,目前消费税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图已然明晰,有望提速推进。
要闻
跨境资金流动稳定 千亿北向布局A股龙头
跨境资金稳定流动背景下,4月北向资金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持续净流入。Choice数据显示,北向资金月内净买入逾404亿元,年初至今净流入已逾1403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外资加大配置中国资本市场的总体趋势仍将持续。机构抱团股依旧受北向资金追捧。其中,平安银行、贵州茅台、美的集团持仓市值增加金额居前,持仓市值分别增加84.02亿元、65.40亿元、55.94亿元。
多部门权威发声 加码数字中国建设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获悉,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延续蓬勃发展态势,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广东、江苏、山东等13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国家发改委、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等相关负责人齐发声,围绕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释放了密集利好,包括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机制,培育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骨干龙头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此外,大数据、软件、信息通信等产业“十四五”专项规划等多项支持政策将加速出台。
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 金融、化工行业获大幅增配
公募基金一季报已全部披露完毕。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公募基金股票资产持仓总市值超过5万亿元,重仓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数量达1800家。尽管A股市场一季度大幅震荡,但公募基金整体依然保持高仓位运作,持股市值占比相比去年末有所提升。行业方面,银行、化工、采掘等板块均获公募基金大幅增持,整体行业配置更为均衡。
铝期货价格连创新高 相关企业一季报业绩大增
近期,铝价格持续上涨,沪铝主要合约2106最高上涨至18440元/吨,创下该合约2021年新高,相比年初15115元/吨上涨22%。从整体走势看,沪铝指数自2020年3月见底以后已连续出现上涨,当前价格较去年3月低点涨幅已超60%。随着铝价回升,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出现快速增长。云铝股份2021年一季度业绩预报显示,预计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8亿元,同比增长约276%。
中国证券报
头版
千份一季报出炉 864家公司净利实现增长
截至4月25日晚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有999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1年一季报,其中864家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同时,已有92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62家预喜,占比达67.39%。化工、汽车制造、房地产等传统产业受益于行业复苏,一季度业绩出现回暖,预计二季度延续高景气态势。
要闻
银行贵金属业务收紧 抄底黄金需谨慎
调整风险等级、暂停开仓交易、限期平仓、集中解约……日前,在国际金价走弱的背景下,多家银行针对贵金属业务出台相关举措,引发市场关注。实际上,自一年前“负油价”事件发生之后,商业银行对此类业务的态度就趋于谨慎。业内人士建议投资者选择合适的产品和工具,谨慎对待,不轻易抄底。
不合规产品5月1日起停止销售 监管部门规范“花式续保”短期健康险
“首月保费仅需几块钱,住院报销得百万元。”打着终身赔付旗号且不合规的短期健康险5月1日起停止销售。记者25日获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期下发《关于短期健康险续保表述备案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公司及时对已备案产品条款进行调整并制定方案,在已售保单保险期间届满后以表述规范的产品予以替换,对于主动停售的产品,严禁以监管规定为由对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
上海证券报
头版
银保监会: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等中长期信贷支持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印发《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要继续实现增速、户数的“两增”目标,其中五家大型银行要努力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全年增长30%以上;继续加大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信用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要闻
热点城市调控加码 严格落实“房住不炒”
热点城市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一步加码。上海市房屋管理局25日宣布,决定从延长认购时间、提前公告信息、规范认购材料、严格销售监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新建商品房销售秩序监管。北京、深圳、广州等热点城市近期也纷纷出台针对性措施,旨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坚决将“房住不炒”落到实处。
“禁塑令”落地4个月 原材料涨价、企业忙扩产
“禁塑令”落地4个月,上海证券报记者发现,地方商超、药店等可降解塑料替“袋”行动中,市场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激增,企业纷纷宣布投产扩产。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加持下的可降解塑料行业,预估将产生千亿元级的巨大市场空间。但想象空间要变成现实,相关标准监管政策仍需跟上。
证券时报
头版
基金持股飙升 市值占比创近十年新高
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和在A股流通市值占比继续攀升,监管部门大力发展权益基金见成效。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市值5.27万亿元,较2018年年底激增3.75万亿元;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升至8.22%,创下近十年来新高。
要闻
一季度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加仓医药股
日前披露的上市公司一季报和公募基金一季报显示,多位知名基金经理今年一季度增持了医药股。据统计,包括张坤、刘彦春、谢治宇、刘格菘等在内的多位“顶流”基金经理都将医药医疗板块作为挖掘投资机会的重要方向,布局相关个股。作为目前公募基金持仓市值较大的板块,医药仍是价值投资的主赛道。
超300家机构调研天赐材料 冠军基金经理现身
伴随着A股年报、季报密集披露,机构加紧透过财报窥探行业景气度情况,期间逾150家沪深公司披露投资者关系记录,冠军基金经理、私募大佬等多位资本市场大咖现身。上周获调研股已全数披露2020年成绩单,逾七成公司去年业绩同比增长。其中,天赐材料、稳健医疗、乐歌股份、荣盛石化等在内的20家公司业绩实现翻倍式增长。其中,天赐材料上周接待调研机构数339家次。去年公募冠军基金经理——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于4月20日调研了天赐材料。
证券日报
头版
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2061.4亿元
25日,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介绍了2021年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一季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2061.4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08.1亿元,同比下降4.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953.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合同额3472.4亿元,同比下降10.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7.4万人,3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59万人。
要闻
钢铁等四大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渐清晰 清洁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钢铁、电力、石化、煤炭等行业正加速转型。不少上市公司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国家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可促使相关上市公司加大减排力度,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整理:李会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