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重温青岛党史 传承红色印记⒁——1957年毛泽东在青岛

40.1957年毛泽东在青岛

1957年夏,毛泽东在南京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政治局会议和部分省、市委第一书记会议,起草并讨论《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由于南京太热,会议只开了几天便休会。为此,中央决定移会到青岛继续进行。选择青岛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1957年的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中央军委决定在青岛举行共和国第一次海上大阅兵,毛泽东将参加这次阅兵。

1957年7月12日,毛泽东乘专机从南京抵达青岛,下榻于迎宾馆。随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李先念、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抵达青岛,与毛泽东一起共商国事。毛泽东在青期间,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并发动了反右派斗争后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此期间完稿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把阶级斗争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对后来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毛泽东在青岛期间,还由周恩来同志陪同接见了缅甸联邦国会访华代表团一行,并与缅甸客人会谈、合影留念。8月4日新中国第一次海上大阅兵将在青岛举行。之前,海军司令肖劲光来青岛基地检查阅兵前准备工作时,前往毛泽东的住处作了汇报。毛泽东听后很高兴,再次表示要参加这次海军阅兵活动。但由于身体原因,最终没能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共和国第一次海上阅兵,而是委托周恩来代表他检阅了海军青岛部队。

由于此次中央会议没有安排青岛的干部参加,出于对毛主席的敬仰和热爱,青岛市委提出请求与毛泽东合影留念,毛泽东同意了。8月5日,毛主席在青岛第一体育场接见了驻青解放军少校以上军官和青岛市党政机关科级以上干部以及正在青岛开会的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并分别合影留念。

毛泽东在青岛工作生活了一个月时间,曾6次到第二海水浴场游泳,虽然已63岁,但他在海中畅游时依然是兴致勃勃,精神抖擞。毛泽东在离开青岛的前一天,让秘书叶子龙代替他宴请工作人员。他说:“我在青岛住了一个月了,麻烦了大家,临走请大家吃顿便饭。”回京后,毛主席还不忘允诺,让工作人员给每人寄了一张他在中南海的照片。让在他身边工作的每一个驾驶员、厨师和服务员都激动不已。8月11日,毛泽东乘专机离青回京。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来青岛。

41.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1960年5月31日至6月4日,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太平路人民会堂召开。正式代表498人,列席代表162人。省委书记处书记邓辰西到会并讲了话,王卓青作《关于四年来的工作总结和今后任务》的报告。

大会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青岛市各级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在过去两年连续大跃进的基础上,争取国民经济继续全面地更好地跃进,为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1960年的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为此,必须进一步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相结合的方针;更好地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在农业方面,要坚决贯彻“中共山东省关于全面开展农业超额增产竞赛运动的决定”,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安排”和“多种多收与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因时因地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积极进行农业技术改造,力争今年基本实现农具改良化和半机械化,加速机械化的进程;继续大力开展城市支援乡村、工业支援农业的运动;保证提前四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提前三年实现农业的四化;保证农、林、牧、付、渔五业俱盛,多种经济全面发展,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农业生产计划。在当前,应保证打好夏季“淮海战役”。在工业方面,要继续大力贯彻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方针;在钢铁工业带动下促进动力、机械、化学工业的大跃进;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农业机械和重型、矿山、化工设备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等生产任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轻工业、县社工业和街道工业,切实安排好小商品生产。所有一切工业部门都要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而奋斗。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大跃进,财贸、文教、政法、民兵等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围绕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而继续跃进。

大会号召全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省委正确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紧紧掌握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大法宝,紧密地团结全市人民,同心协力,不骄不躁,鼓足更大的革命干劲,为夺取1960年更大更好更全面的持续跃进而奋勇前进,为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勇战斗。

这次会议是在反“右倾”组织新的“大跃进”的气氛下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发展规划,反映了要把青岛市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急于求成,对各项事业提出了不切实际的高要求,如: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61.18亿元,保证70.57亿元,力争达到76.57亿元,分别比1959年增长94.7%、124.6%、143.7%。农业发展提前四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40条,提前三年实现农业的“四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1960年保证粮食总产20.5亿斤,力争22.8亿斤。工业产值计划为57.3亿元,要保证完成66亿元,争取完成72亿元,比1959年分别增长100%、130%和151%。钢要保证完成45万吨,比1959年增长171%。生铁保证完成24.2万吨,争取完成30万吨,比1959年增长86%、131%。钢材保证完成22.5万吨,争取完成33万吨,比1959年增长93%、138%。

大会选举产生中共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委员37名,候补委员10名,选举产生了出席中共山东省代表大会的代表。

42.青岛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后,针对农村干部中存在的多吃多占、账目不清等现象,党中央决定在农村进行以“四清”(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分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城市开展“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运动。1963年冬到1965年春,全国有一大批农村社队进行了“四清”,一些城市也开展了“五反”的试点。山东省首批参加运动试点的有济南、青岛、淄博、枣庄4个地市。

青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963年2月到1965年1月,主要是贯彻“五反”指示和“双十条”(《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切具体政策的规定》)、“后十条修正案”,并分两批开展了“五反”运动;第二阶段,是从1965年1月开始,主要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二十三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中央“二十三条”取消了城市“五反”的提法,将城乡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统一简称“四清”(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部分地纠正了1964年下半年在运动中的一些过“左”做法,但错误地强调这次运动的性质是解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从而把斗争的矛头集中到了党内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使“左”的错误越来越理论化和极端化。在这些错误思想指导下,不可避免地把在运动中大量的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简单地看成为阶级斗争,以致造成了许多的冤假错案。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开展了错误的批判和斗争。1966年8月以后,“四清”运动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整个运动历时三年半。

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把各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定是阶级斗争或者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受到不应有的冲击。青岛同全省全国一样,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解决了一些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使某些经济问题得到了初步清理,建立和完善了财物和生产管理制度,制止了一些党员、干部搞特殊化和铺张浪费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和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运动中扩大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后果是严重的,全市两批参加“四清”运动的人中被定为有各种政治问题的就有7万余人,占27%。这次运动,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为“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起了助推的作用。正是这种“左”的错误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