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服务“六稳六保”,完善统计方法!青岛市统计局2020年统计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20年是青岛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GDP下降7.1%的形势下,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同舟共济,上半年经济逐步复苏,实现“V”型反转,三季度增速2.2%,全年增长3.7%,高于全国、全省1.4和0.1个百分点,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展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和充足韧劲。在这一年里,全市统计系统面对突发疫情冲击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统计支撑。

服务“六稳六保”:对全市6300家企业开展调查55次

去年以来,市统计局对全市6300家企业开展复工复产、惠企政策调查55次,提出重要建议30多条;先后为复工达产财政奖励政策和千名干部服务万户企业工作提供名录信息30多万笔。紧盯经济运行,按月度、季度监测、汇总、分析全市及区市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增速、占比、贡献率等数据,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影响分析,及时为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紧盯行业发展,及时梳理各行业前80%重点企业、项目,形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工作建议,为部门点对点服务扶持提供依据。完成《青岛建设长江以北区域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研究》等15个重大问题研究和经济发展评价研究,10个研究成果纳入决策。紧盯区域比较,每季度汇总分析全国27城市、15副省级城市、省内16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变化,形成17篇统计咨询信息。

各区市局面对突发疫情,紧紧围绕各地党委政府需求,积极开展复工复产调查研究,市南区开发“企业复工备案申报”及“快速汇总”小程序,市北区对核心区建设、“六个千亩”进行专题调研分析研究,即墨区派专人进入工业园区开展专项监测,李沧、崂山、平度等区市采取线上、线下并行调研摸底企业运行情况,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取得很好成效。

GDP核算改革落地:涵盖44个行业、100项指标

制定我市GDP统一核算改革方案,构建形成涵盖44个行业、100项指标的新核算体系,增加税收、利润、薪酬等效益核算与质量评估,核算模式由分级核算改为统一核算、下算一级,组织方式更加严密;普查年度100%、常规年度和季度20%以上使用效益指标核算,实现了生产总值总量、增速基本衔接,总量核算误差由过去最高误差4.2%,统一核算后基本达到“0”误差,增速由过去最高误差1.8个百分点缩小到0.2个百分点以内,反映发展更符合实际。

多次在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上汇报经济增长建议,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做“从GDP统一核算改革看如何抓经济发展”专题汇报。创建月度GDP动态监测,每月、每季对10大行业、42项核心指标“一数一测”,及时诊断行业、领域、区市发展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从专业视角改进抓经济工作方式的建议,靶向服务高质量发展。

各区市加大改革力度,高标准落实全市统一核算改革部署,都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改革方案,解读 GDP核算改革政策,提高促进经济发展建议,算好经济大帐,细化落地措施。胶州市将GDP统一核算改革列入市委党校必修课,西海岸新区纳入全区党员干部培训课程,城阳区编印改革解读手册向区领导、部门、街道发放,积极推进改革落地,确保GDP核算结果全面反映区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创新投资项目统计:实现3500个新项目纳统

去年,市统计局充分利用项目审批和联网调查平台,精准纳统、精准分类、精准管理,优化投资结构,促进高质量发展。

年初按照全年发展目标,对新开工项目数量、规模需求做精细测算;与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纳统合作机制,每10天调查新开工项目数量、规模、分布。全年实现3500个新项目纳统,完成投资2800多亿元,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40%。精准项目分类,强化新经济分行业、分领域及重点攻势、13条产业链投资监测引导,以投资结构优化引领产业结构优化。此外,精准项目管理,对所有纳统项目全面建立“一项目一档案”,制定数据审核流程、办法和数据统计规范,所有投资项目凭证建档率超过90%,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实现月度数据支撑凭证衔接。

各区市围绕投资项目落地,多措并举抓实项目纳统工作。崂山区健全重点项目监测机制,西海岸新区创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监测平台”,平度市成立项目纳统服务专班,莱西市落实好“一项目一档案”,规范申报流程,加强审核力度,确保投资数据真实准确。高新区以“升规纳统”为抓手,建立“线上实时对接、线下网格服务”成效明显。

推进普查调查:做好人口普查和社情民意调查

去年的人口普查,全市6万多名普查员首次运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科学划分52073个普查小区,精准标绘143.5万个建筑物。宣传动员“全覆盖”。此外,市统计局与市宣传部、统战部、发改委、财政局、公安局等22个部门协同联动,共享多部门行政记录信息1000多万条,确保普查数据准确率。目前,我市人口普查登记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国务院人普办对我市普查数据质量给予充分肯定。明年按照国家部署将公布普查成果。

积极开展社情民意调查,依托民意调查云平台,完成调查36项,调查有效样本10.4万个,征集意见建议1.1万条,为改善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提供决策参考。聚焦民生改善,开展教育、医疗、文体、环境、治安等重点民生领域群众满意度调查5次,倾听群众声音,征集意见建议3623条;聚焦营商环境,开展企业家满意度调查3次,征集企业家意见建议850条;聚焦政务服务,为区市和部门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调查28次,访问市民7.4万人,征集建议6482条。

积极推进“四经普”后续工作,及时发布第四次经济普查7个公报,全面公布我市经济家底,从事二产、三产活动的法人单位35.9万个,比“三经普”增长147.6%;产业活动单位39.1万个,增长141.4%;个体经营户82.9万户,增长52.7%。运用“四经普”结果,修订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和业务资料,收集整理130多万条数据信息,编印“四经普”数据提要和普查年鉴。开展第四次经济普查课题研究,公开招标9个普查课题全部结项,《企业生命周期和存活率研究》等5课题获得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完成四经普工作总结、先进表彰和资料归档工作。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于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