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中国证券报记者 昝秀丽) 中国证监会1月29日公布2020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并通报宜华生活信息披露违法案件调查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下一步,围绕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要求,证监会将继续加大对资本市场欺诈、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塑造市场良好生态,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6起案例为财务造假案
证监会此次集中公布的2020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包括财务造假案、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内幕交易案、操纵市场案等多种类型的证券违法违规案例。案件涉及主体既有上市公司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也有中介机构、基金从业人员等。
加大对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是2020年证监会稽查执法工作的总基调。20起案例中,6起案例为财务造假案,数量最多。康得新财务造假案、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獐子岛财务造假案、东方金钰财务造假案、长园集团财务造假案、中健网农财务造假案赫然在列。证监会指出,财务舞弊严重破坏市场诚信基础和投资者信心,严重破坏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监管部门坚决依法从严查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恶性违法行为。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也是证监会稽查执法工作的重点之一。辅仁药业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凯迪生态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等成为“典型”。证监会指出,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必须严格履行法定信息披露义务,不得刻意隐瞒关联交易,侵害中小股东的知情权。
落实“零容忍”执法理念,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亟待进一步强化。兴华所未勤勉尽责案、大华所未勤勉尽责案现身其中。证监会指出,中介机构应当对舞弊迹象保持必要的职业怀疑和充分关注,严把执业质量关口,否则必将付出沉痛代价。证券经营机构应当切实加强合规管控,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要求,筑牢市场诚信体系的第一道防线。
此外,汪耀元等人内幕交易案、远大石化跨市场操纵期货合约案等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案例也进入20例名录。
宜华生活信披存在“严重虚假记载”
高莉介绍,根据专项核查发现线索,2020年4月证监会依法对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立案调查。初步查实,宜华生活2016年至2019年定期报告存在严重虚假记载。
一是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销售额等方式虚增利润20余亿元。二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方式虚增银行存款80余亿元。三是未按规定披露与关联方资金往来300余亿元。
高莉表示,目前,该案已进入行政处罚审理程序,证监会将依法从严追究相关主体违法责任。
高莉表示,2020年以来,证监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上市公司造假、欺诈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已累计对57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立案调查,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财务造假等相关违法犯罪案件26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