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工作站在青揭牌

12月12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简称:青岛专家工作站)在青岛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工作站,标志着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专家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胡乐常、青岛市地铁集团副总经理王守慧,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淮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知名专家,本地行业领域专家共4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胡乐常、市地铁集团副总经理王守慧为工作站揭牌

据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由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汇聚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行业专家,特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等行业领域知名专家为顾问团队,旨在搭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高层次专家在青交流工作平台,在课题研究、标准制定、技术创新、难点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与合作,找准建设过程面临的“痛点”、“堵点”和“难点”,积极建言献策,合力创新攻关,推进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增砖添瓦。

与会领导、专家合影留念

专家阵容强大

据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张海波、副主任刘方克均为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专家,领导专家工作站开展技术创新、课题研究、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工作。

工作站主任张海波、副主任刘方克(图左刘方克、图右张海波)

作为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特殊引进人才,张海波博士毕业于河海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出站,长期从事地铁工程科研、设计、施工和建设监督管理工作,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少有的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2014年作为全省唯一、全国最年轻的专家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家委员会。主编制定发布市级管理标准20余项,山东省地标1项,牵头承担和参与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大课题研究8项,主编出版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奖一等奖1项;先后荣获“青岛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地铁工程建设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青岛市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青岛专家工作站专业工作组由建设单位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中,从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教授级高工18名,博士3名。顾问组由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9名资深专家组成。强大的专家团队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设成果丰硕

据了解,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自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经历了十个年头,从早期在建1条线、25公里,到高峰时同时在建6条线、305公里,从地铁监管零经验,到监督体系日益完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原则,严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管模式和监管体系,为青岛专家工作站后续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市地铁集团(市地铁办)高度重视标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在加快推进地铁建设的同时,认真对标“北上广深”等国内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组织本地参建单位和专家力量,制定发布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指南(土建篇)》《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土建篇) 》《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指南(机电篇)》《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集(机电篇)》《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12项验收标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控制要点(土建篇)》等20余项管理标准,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资料管理标准》作为山东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发布,是国内首部地铁工程安全资料管理标准,实现安全资料管理系统化和标准化。今年研究编制的《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典型不良地质条件风险防控指南》将于年内发布实施,也是全国首例地方性地质风险防控标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为推进青岛地铁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过程攻坚克难成果多。地铁1号线、8号线建设工期紧、线路长、工法多、难度大、风险高,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服务和监管下,市地铁集团组织各参建单位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创新工艺工法,成功攻克各项施工难题。据了解,地铁8号线过海隧道大青区间全长7.9公里,海域段5.4公里,为目前国内最长地铁海底隧道,埋深大、地质复杂多变、穿越10条断层破碎带,工程地质风险高。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对头掘进,突破了爆破法穿越断层破碎带、海底高压盾构开仓换刀、海底精准对接、盾构机海底解体等多项关键技术。泥水盾构实现220米/月掘进速度,创下了地铁同类工程的国内新纪录,跑出“青岛速度”。海底隧道创新采用机械法施工联络通道,属国内首例,比传统矿山法施工节约工期3个月。青沧区间下穿运营地铁3号线,最小径距80CM,采用机械法开挖和自动化监测技术,沉降控制成效显著(2.1mm),创造了一项施工记录,这是青岛市地铁建设首次下穿已运营地铁线路,在山东省内也属首次。地铁1号线北段大幅提升机械化掘进比率,化解安全风险、噪音扰民等难题;首次成功应用全钢纤维管片技术、管片预埋槽道、明挖车站TRD技术,大大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创新设计无柱、少柱车站,实现站内空间最大化;BIM技术资产移交属国内首创,实现BIM技术在地铁建设及运营全过程中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先进云储存技术,实现车站内部资源云管理。

建设运营里程将跻身全国前十。自2010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走向新高度,11月底,地铁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双线竣工验收,年底青岛市将首次迎来双线通车的里程碑时刻,届时我市运营地铁线路将达到6条,运营里程超过240公里,即将跻身全国前十。地铁1号线北段、8号线北段作为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的重要攻坚项目,两条线路开通后,将进一步打通市域交通连线,与机场、铁路枢纽等共同构建起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攻势成果,为区域融合、协同发展再添强劲动能。

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名列全国前茅。自2015年起,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先后承担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安全标准化”“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等多项课题研究,完成7项课题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16年11月,住建部组织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委会资深专家、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有关领导,现场观摩了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实践情况,对我市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标准化管理方面的创新措施和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还积极参与了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机械化问题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后续服务制度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全过程风险管控体系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有力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快速发展。据介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地铁集团高度认真落实住建部等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验收工作认真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4]42号),严格执行验收边界条件和三个月试运行,今年,在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专业委员会全体会议上作为典型经验进行交流。在住建部历次质量安全督导检查中,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样排名靠前。

工作站意义重大

据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将搭建青岛市与轨道交通工程领域高层次专家沟通交流平台,为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创新、难点攻关、管理提升等方面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打造政策宣贯、课题研究、标准编制、技术攻关的创新基地,助力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高层次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借助专家力量提升参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青岛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平稳有序。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青岛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对提升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推进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李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