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厚基础 搭平台 重服务 青岛科技大学打造“金字塔”式特色“双创生态链”

如今,在“开放、现代、活力、时尚”之外,“创新创业”已经成为青岛新的城市IP。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所说:“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其中,高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城市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创业人才。

在青岛,就有这样一所高校,它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军校”,在青岛市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新命题后,建立了青岛市首家“工业互联网学院”,构筑起拔尖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转化“新高地”,这就是青岛科技大学。在去年教育部公布的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名单中,青岛科技大学成功入选。同年10月30日,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该校作为全国唯一省属高校代表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等。

责任与荣誉的背后是青科大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陈克正说:“学校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要参加创业思维训练,同时为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实现创业的学生提供精准服务,构建了‘金字塔’式特色‘双创生态链’,形成了协同创新、学科创业、生态创赢的良好局面。”

厚基础,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

摄影王炜炎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是个基础工程。青科大实行学分制改革,将创新实践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规定每名学生必修3门课6个学分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学分,让创新创业学习成为“规定动作”,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筑牢“双创生态链”的金字塔底。

在青科大,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褚庆柱的《创业思维训练》课是名副其实的网红课。虽然他的这门课程都是安排在周末上课,但是教室里总是座无虚席。他经常跟学生们讲“不是人人都要创业,但人人都要训练创业思维”,他要做的,就是普及全体学生,在学生心底埋下“双创”的种子。

青科大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为切入点,建设“1+X”课程体系。“1”是《创新创业基础》,“X”是专业和创新创业融合课。学校开设工商管理(创新与创业方向)辅修专业,建成了由《创业管理》等294门专业必修课和《创新方法与创新设计》等131门选修课组成的创新创业课程群。

搭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青科大积极为“双创生态链”金字塔中间部分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出台双创管理办法,建立以“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为龙头赛事,“数学建模”等学科基础竞赛和“电子设计”等学科专业竞赛为两翼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同时广泛开展“一院一赛”,强化“赛学相促、赛教相促、赛业相促”,鼓励具有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模拟训练。

为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青科大完善奖励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双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平台,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创新创业学生。高分子学院2020届毕业生侯宇振和他的同伴,在2019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晋级国赛并获得铜奖,他也被成功推免获得直博资格;2018级初浩展等同学在今年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山东省金奖,并成功晋级国赛。

为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青科大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放各级各类实验教学平台。2019-2020学年实验室承担实验项目2944项,实验人时数351.7万。

青科大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建立“空圃孵”学科创新创业平台。推进“一院一空间”建设,建成“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基地”递进式创新创业功能区。目前已建立14个校级创客空间,1个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总面积达2.5万余平方米。

青科大聚焦重点转化对象,建设高端产业园区。学校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器、橡胶谷国家孵化器、国家新材料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孵化器,建有校内“创新创业创赢”中心,建成校外各类高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490余个,提高协同育人实效。

重服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精准帮扶

在大学生群体中,最终走向创业并成功创业的少之又少。在青科大,创业学生占总学生人数的千分之三,这是“双创生态链”金字塔的塔尖部分。青科大所做的,就是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精准服务,为他们成功创业保驾护航。

“学科创业”是青科大双创工作的一大亮点和特色。青科大依托一流学科优势,支持大学生借助教师科研成果、自身专业知识等资源优势,注册学科性公司进行学科创业,或者参与到教师学科性公司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信息学院宋波副教授创立了学科性公司——科大有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公司的主力军。他说:“通过我们实际的团队项目,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去做好抗压、沟通、协作、组织,这是非常重要的。”

截止目前,青科大累计支持教师依托核心技术自主孵化了20余家企业,学生注册并实现良性运营的学科性公司已达到120余个,由学校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已经成功上市的公司达到了7家。成功探索出“项目+公司+创业人”的学科性公司孵化路线,并从政策、人财物和专业服务三个方面提供精准帮服。

在政策上,学校出台相关文件制度20余个,建立了集教学、导师、平台、网络、文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项目开发、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和代办工商注册等手续的“一站式”服务,为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在人财物上,学校组建了由创新创业教育专家、行业专家、成功企业家、杰出校友、风险投资人等296人组成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对一”指导。青科大校友鲁汇智,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积极投身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经常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讲课,指导他们创新创业,他被评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山东省百名创新创业导师等。山东省第三届十大创业之星、青科大毕业生葛茂旭说:“学校为我们创业者提供了周到服务,这为我们成功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服务上,申请山东省“双创教育中央教室”落户学校,提供专业创业教育;申请成为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海鸥行动集训基地”,提供专业创业培训,同时申请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岗位开发补贴等资金支持。委托橡胶谷、大学科技园等专业机构,为创业学生提供专业精准服务。2020届毕业生宋昊澎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在校期间,从接受创业思维训练到成为一位创业者,宋昊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他说:“我是我们学校第一批也就是最先上创业课程的学生,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培训,让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青科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学科性公司”已被政府作为“官方用语”固化下来。涌现出张威、郭士刚、张中正、孙田、王钦文等一大批创业典型。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 记者 崔现香 

通讯员 李鲲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