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2020年青岛市第六届“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暨第七届“蓝贝”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北京站”决赛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落幕。通过前期选拔,来自全国的12个优质创新项目分别获得大赛一二三等奖,其中6个项目签约落地青岛。
此次“市长杯”首次走出青岛,6个项目参赛即签约,充分凸显“市长杯”魅力。通过异地办赛,实现各赛事之间的互动耦合、同频共振,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以赛事为纽带,精准搭建招引平台,推动全国优质创新项目来青安家落户,汇聚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12个优质项目获奖
本次“北京赛”在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和青岛高新区管委的共同指导下,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高新区管委科技创新部联合主办。大赛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科技金融、高端服务等重点产业方向,面向全国征集参赛项目61个,通过初赛和复赛选拔,12个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北京云道智园科技有限公司带来基于Simdroid仿真安卓系统的数字化设计服务平台的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北京国华恒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高精密谐波减速器产业化、苏州飞斯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面向互联网+的低成本低功耗视频记录芯片,开发套件及产业化实施、视频芯片开发产业化实施的项目获得大赛二等奖;山东中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我家绿地”功能农产品交易推广服务平台、依蓝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带来城市电动车管理解决方案、北京量子体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量子科技的项目获得大赛三等奖。
6个获奖项目签约青岛
大赛旨在通过开展项目路演、技术对接、合作签约等活动促进青岛市双招双引,加快吸引国内先进技术、优势产业、创新团队扎根青岛,实现创新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升级,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比赛后的一系列签约和落地动作也充分彰显了这一点。依蓝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6个获奖项目已有较为明确的落地青岛的意向,并在比赛现场进行了意向落地签约。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场,一位首次参赛选手主动找到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了解到具体服务体系后,主动要求在现场签约落地,突破性实现参赛即签约的突破。
创新办赛形式和内容,积极尝试专题办赛、异地办赛,通过各个赛事之间的互动耦合、同频共振,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以赛事为纽带,精准搭建招引平台,推动全国优质创新项目来青安家落户,汇聚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市长杯”首次走出青岛
据悉,此次“市长杯”首次走出青岛,6个项目参赛即签约,充分凸显“市长杯”魅力。青创十条,青岛政策通等服务走出青岛,引起企业家广泛关注,为打造“热带雨林”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经过精心组织和策划,第六届“市长杯”大赛交出了一份更胜往年的成绩单,征集参赛项目数首次超500个,涵盖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防疫抗疫及颐养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组织开展了12场赛前辅导和25场赛事路演,经过层层选拔和推荐,最终“高性能低成本轻型航空发动机”项目代表青岛参加“创客中国”总决赛并获得企业组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企业组获奖项目,为全省全市赢得荣誉。
“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作为“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区域赛已连续举办了六届,累计发掘、培育优秀创新项目近2000个,为“创客中国”推荐优质创新项目300多个,其中20个项目入围全国200强,6个项目入围全国24强,无论项目数量还是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
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琳表示,下一步,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将紧紧围绕青岛加快建设创业城市战略部署,继续深化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持续、高质量办好“市长杯”中小企业创新大赛,加快集聚城市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各类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同时,创新办赛形式和内容,积极尝试专题办赛、异地办赛,通过各个赛事之间的互动耦合、同频共振,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整合创新资源,以赛事为纽带,精准搭建招引平台,推动全国优质创新项目来青安家落户,汇聚青岛未来城市发展的合伙人。
记者 聂艳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