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发现未来之星 | 派丽斯:从冷链运输到畜牧业的一场“智慧接力”

相比较国外冷链运输的常态化,国内的冷链运输目前还只是仅仅停留在极少数特需物品运输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冷链运输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尤其是如何保证运输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恒温”性,也成为行业发展的痛点。青岛派丽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与冷王合作,研发出冷链远程监控平台,在保证了运输货物“恒温”的同时,实现了运输过程中远程遥控。

△派丽斯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

二次开发

实现“本土化”

青岛派丽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崂山区深圳路,公司所在办公区域也是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区。公司不大,但是技术实力却不容小觑,其中,在通讯服务器软件、应用服务器软件、数据库软件、WEB服务器软件等方面都具有技术优势。是全球运输温控解决方案领导者冷王在中国指定的合作方。

谈及当初跟冷王的合作,青岛派丽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宫海军表示,派丽斯实际上是实现了冷王在冷链运输领域上的“中国化”。据介绍,冷王在落地中国市场时,一度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一方面他们相关产品没有中文版本。另一方面,由于受国情不同的影响,产品无法按照原有模式落地中国。为此,他们积极寻求合作者以帮助他们实现产品的落地。

派丽斯团队的加入破解了冷王的难题,他们利用二次开发能力,研发出了冷链远程监控平台等系列产品,该平台针对目前冷链运输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宫海军介绍,相比较国外的冷链运输的常态化,国内冷链运输更需要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外来企业做不到,但是本地企业可以很好的解决。

远程操控

解决“恒温”痛点

宫海军表示,冷链物流虽然在国外已经成熟,但是在国内发展的相对迟缓。冷链物流相比较传统物流,在每一个环节上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资金投入也更大,已是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事实上,冷链物流的核心不完全是“冷”,而是“恒温”——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保存温度。而借力与冷王的合作,派丽斯所研发的冷链远程监控平台就解决了这一难题。

借此平台,通过冷箱上的自主供电智能定位终端设备,中心调度管理人员可以按照要求追踪到具体冷箱的温度,室外温度,各箱门的实时状态,冷机的各项数据。宫海军解释说:“这些安装了设备的冷藏车可实现全程恒温制冷监控,温控可达到正负30摄氏度,根据不同货物的保温需要调节温度,为食品保鲜提供最佳的运输环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冷链全程不断链。”

该技术的应用,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宫海军介绍,在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中国铁路冷链先后多次将猪肉、蔬菜等特需用品送抵武汉,而这些车厢上都安装了由派丽斯研发的冷链远程监控平台的终端设备。借此平台,在零接触的情况下,特需物品被快捷、安全、高质的送达目的地。

研发升级

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凭借与行业翘楚的合作,派丽斯也逐渐在学习过程中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宫海军表示,目前国内的冷链运输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核心技术还在国外,与行业大咖级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增强了企业的科研能力,在技术研发领域加快成长速度,另一方面,也开始继续扩大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派丽斯在铁路运输领域的业务量有所减少,与此同时,公司开始加快陆运场景相关软件的开发,将业务由铁路运输转向陆上运输倾斜。据宫海军介绍,目前从国内市场来看,很多城市对于以汽车为代表的陆上冷链运输的物联网技术认可度还不是很高,一方面是在缺乏规模化基地的情况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应用。另一方面,目前应用新技术的成本还是很高,需要研发人员降低成本,开发更为“普适性”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公司开发的应用于畜牧业场景的智能化系统,在疫情期间业务量大幅增加,目前已经跟京鹏畜牧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该系统相关的产品和软件平台,可以为养殖业节省人力物力等同时,可以为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背书”,推进畜牧业的转型升级。而对于派丽斯来说,从冷链运输到畜牧养殖,实际上是物联网技术在一个产业链上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更是一个成长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智力”的接力。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 葛均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