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唯才唯青岛”平台篇● “硬核”平台助力人才事业强劲“起跳”

城市是一个平台,一个汇聚天下创新创业者的平台。当前,青岛勇担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等“国之重任”,在开放创新改革的驱动之下,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让城市变成企业加速成长、资源价值倍增、人才活力迸发的“硬核”平台。


战略平台定位发展高度

作为产业互联网平台,青岛檬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之初注册在上海,近年来青岛开始着力培育“四新经济”,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加速了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的进程,于是公司将发展的目光瞄向青岛,并毅然从上海回到青岛。从公司联合创始人秦军看来,青岛拥有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将为产业互联网带来广阔空间。

诚然,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不仅仅看到的是优厚待遇,更看重一个城市的战略发展定位是否符合自身发展需要,所以城市的战略定位尤为重要,它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

青岛吸引人才的底气正是国家战略大平台。

作为国家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青岛正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山东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向着更加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迈进。2019年,上合示范区总投资571亿元的45个项目加快推进,新增307家贸易类企业入驻,京东、传化物流、中集冷链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示范区加大投资,集聚了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战略动力。

为此,青岛市人才工作紧跟城市发展战略,布局“两区”引才举措,提出了全职引进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的尖端科研人才可获500万元安家费等重点领域人才激励机制,为“城市合伙人”集聚赋予新动能。

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的目标,以此为牵引,青岛的云计算、人工智能、5G、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现代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突破发展,企业正在快速成长,成为汇聚天下创新创业者的平台。此外,“国际客厅”也是一个个全新的平台,它们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以及有意对接国际的中国地方政府、企业,提供集展示、推介、路演、接洽、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推动来自国内外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交汇,从青岛辐射……


事业平台开拓发展宽度

随着大数据、5G、区块链技术的逐渐成熟,青岛制造升级为“青岛智造”。青岛智安达投资有限公司近年来加大轮胎智能化、数字化的研发过程,专门引进了全国技术能手常东松,常东松突破了轮胎硫化高温、高压、杂质等技术难关,实现了低成本RFID芯片的轮胎植入,实现了轮胎信息的远程读写,填补了轮胎企业无消费者使用数据的空白。

青岛市始终明确“集聚什么人才”的首要问题,坚持以需求带招引、用产业聚人才、让人才领产业。青岛市突出产才匹配,以产业组织理念抓招才引智,聚焦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编制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紧缺急需专业目录和职业工种,征集并发布7000余个高层次人才岗位需求。引导驻青高校围绕重点产业发展调整设置专业,遴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10个学科(专业),予以重点支持建设。

青岛市不但为人才创新创业写好了城市定位“剧本”,还提供了事业发展的“舞台”,诚邀各类人才来当“主角”。青岛拥有国家海洋试点实验室、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等一大批“国字号”机构,财富管理中心、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25所大学、190多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3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汇聚青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在青岛设立校区和研究院,科大讯飞、华夏基石、商汤科技、创业黑马等行业头部企业在青岛汇集……人才足以在信息、资金、技术的潮涌澎湃中“乘风破浪”。

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如何快速地实现与资本、信息、技术对接,青岛市博士后平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值得一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博士后工作站都是各自为战,彼此之间或与风投机构之间联系较少,不利于产融结合和成果转化。为此,我们搭建了博士后‘产融研创’平台,将全市129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集聚成一个联合体,”青岛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丁华介绍说,这一平台将推动博士后平台搭建博士后站(基地)以及创投风投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各设站单位“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实现各行业“多赢”的效果。据统计,青岛市博士后工作站已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4338人,占全省的38.3%,累计出站留青博士后1557人,出站留青率达到76.5%,已有78人获得国家人才工程、山东省“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称号。


成长平台延伸发展长度

2012年,同济大学博士张广世放弃了某上市企业的高管职位及股票,开始孤身创业。2014年,张广世正式注册成立青岛浩釜铭车辆科技有限公司,并首批入驻青岛博士创业园。公司注册成立仅仅3年,已经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登陆蓝海四板,累计申请涵盖系统以及核心零部件等知识产权21项,授权15项。不仅如此,公司还吸引了我国汽车行业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的孔辉科技1000万元投资入股,并正式更名为青岛孔辉智能悬架系统有限公司。据悉,青岛孔辉自主研发的“乘用车电控悬架技术”已获得科技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认定,其基于位移传感器的可调阻尼控制策略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张广世入驻的青岛博士创业园,目前已发展为城阳、市北、李沧三个园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自2014年启用至今,城阳园区累计吸纳27批共277家企业入驻,吸纳博士人才372名,在孵博士139名。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支持,量身打造“博式全+服”孵化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加速成长。

2019年5月20日,又一重磅园区——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开园。园区一期运营面积共5.6万平方米,不仅为初创期博士后项目提供孵化空间,也为成熟期博士后项目提供了产业加速空间。成立一年来,园区引进了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德国耶拿大学、日本丰田工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后项目36个、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40余人,涵盖了海洋经济、物联网、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医疗健康等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产业。

目前,青岛市已建成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国际院士港、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博士创业园等为主体的全链条、多层次、立体化的创业孵化平台体系。一系列创业孵化器,为人才提供房租减免、一次性创业补贴、小微企业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和融资、财务、法律、技术交易等专业服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