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宋佳)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增长极,也是承载各种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半岛科创论坛作为2020青岛创新节六大特色活动版块之一,于昨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场论坛得到了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政府支持。会上,胶东五市科技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半岛科创联盟”同期举行授牌仪式。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头部投资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科创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探创新创业新模式、新趋势,共享发展新机遇。
半岛科创联盟揭牌
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今年1月,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一体化发展,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建设国际知名的胶东都市圈,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半岛科创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打通科技要素的流通渠道,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会上,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为“半岛科创联盟”授牌。同时,他表达了对胶东五市的期许:“胶东经济圈是山东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是对外开放的领头雁。抓住了胶东经济圈,就是抓住了山东发展的龙头。未来,胶东经济圈将成为引领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唐波认为,山东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在科技创新维度扭成一股绳。“半岛科创联盟这个平台连接的不仅仅是五市的科技主管部门,五市的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器、创投风投、技术转移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等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都将向系统整合,真正促进五市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实现乘数效应和价值倍增,构建起科教产研金服用融合发展的区域创新联合体。为创新者、创业科学家、企业家服务好,充分激发他们的活力,共同把胶东五市真正打造成为创新共同体、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他补充道。
会上,青岛市副市长耿涛、烟台市副秘书长李鹏程、潍坊市副市长李平、威海市副市长张伟、日照市副市长徐淑利分别发表对“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寄语。在随后进行半岛科创圆桌对话环节,企业代表及国内创投机构、科技服务企业和科研院所项目代表,共同探讨促进胶东五市科创资源融合发展。
汇聚创新要素提升城市能级
城市群和中心城市成为汇聚创新要素、引领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我国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承载了78%的人口,贡献了超过80%的国内生产总值。培育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创业创造日益成为增强城市群活力、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题。
近年来,作为胶东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青岛主动建设“国际客厅”、抓紧布局济青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高度开放的姿态布局未来。加快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首先要发挥好青岛的龙头带动作用,以“都市圈”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城市能级,引领带动胶东经济圈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格局。
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在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主导产业等方面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在龙头城市的带动下,各市立足优势、主动作为,通过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分工协作等方式,努力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会上,胶东五市科技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立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威海市科技局副局长王军伟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在调研时梳理了全市重点产业卡脖子技术,我们发现,产业链条上的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大多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够解决的。一个市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毕竟有限,五个市联合形成共同体,通过打造科创联盟,强化信息交流互通和协调资源配置,更有利于打造完整产业链,更好挖掘利用区域内的科技资源。”
用好联盟平台做好科创乘法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已经远远突破了狭义的经济范畴,而是在多个领域“遍地开花”。在科创、文旅交通、产业、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智库、商协会等领域,胶东五市都已构建起一体化交流合作机制,以青岛为核心的国际知名都市圈雏形显现。“有面子更有里子”的融合发展探索,让胶东经济圈一体化不断提速。胶东五市跳出原有城市定位,以都市圈思维和视野,提升自身城市能级,一个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正在加速构建。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山东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的重大举措。胶东五市作为山东省经济体量、开放程度和发展活力最好的经济圈,是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群之一。”国家信息中心主任对此满怀信心地说。
下一步,山东半岛如何握掌成拳打好创新牌?刘宇南认为,胶东五市应当持续的加强创新生态的建设,努力打造协同型、引领型创新。一是要不断优化创新环境,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减少政府审批事项,创新设计办事流程。通过改革推动探索要素融通、主体融通、产业融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创新要素资源在区内一体化布局、开放性流通,将半岛城市群打造成为全国融通创新的排头兵。
二是要不断优化创新主体,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在资源融通方面的作用。聚焦核心技术研发方向,探索建立融通创新生态体系,打造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入融合的创新创业联合体。
三是要不断汇聚创新资源,加大全球化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构建支撑融通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创新研发、成果转化等中长期的资金需求,建设一批离岸创业孵化、人才交流、海外园区、海外创新中心等对外合作的平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