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大青岛将开启“双隧时代” 世界最长海底公路隧道青岛开建

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讯(记者 辛小丽) 10月29日,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开工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据了解,胶州湾第二隧道在世界建设史上,将是海底隧道建设规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长度最长、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建成通车后将有效畅通东西两岸人流物流,推动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开启大青岛“双隧时代”。

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底隧道

据青岛国信集团总工程师曲立清介绍,胶州湾第二隧道西起青岛西海岸新区淮河东路,向东沿刘公岛路下方敷设,穿越胶州湾,至青岛港附近登陆,在海泊河口衔接青岛东岸城区。工程主线全长17.89公里,其中隧道长15.89公里(海域段11.2公里+陆域段4.69公里);采用双洞双向六车道的主隧道加中间服务隧道的布置方式,最深点距海平面155米;隧道盾构段开挖外径15.8米。本项目按城市快速路兼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使用年限100年,安全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通行车辆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为实现隧道交通流的多级疏解,两岸分别设置了1主+N辅多个出入口。黄岛端疏解方案:主线隧道过澎湖岛街后接淮河路,同时在澎湖岛街路口向南设置一对进出匝道,向北在秦皇岛路上预留一条出口匝道。青岛端疏解方案:主线在青岛港附近登陆,顺接杭鞍高架和新冠高架,北向设置一对进出匝道接环湾路,并预留快速衔接温州路隧道的条件。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表示,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从建设长度上,胶州湾第二隧道主线隧道长15.89公里,将超过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里),成为世界第一长海底公路隧道。从建设规模上,项目建设开挖土石方量超过800万立方米,超过日本青函海底隧道(520万立方米)和英法海峡隧道(480万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在施工难度上,项目穿越沧口断裂段,处理不好极易发生透水和重大事故,必须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属于隧道领域施工复杂程度最高的超级工程。而且该工程将突破超特长隧道通风防灾,大断面隧道穿越大规模断裂,超大直径盾构与钻爆法隧道海中对接,超大直径盾构承受超高水压等世界级难题,将引领世界超长跨海通道建设发展的未来,也必将成为我国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的标杆工程和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据了解,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额171亿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约120亿元,总工期72个月。

促进青岛东西两岸深入对接  

据了解,胶州湾第二隧道,位于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之间,是连接青岛东海岸中心区和西海岸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十四五”期间青岛市重大工程、中心城区“六横九纵”高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隧道的建设对推动青岛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一个世纪工程、惠民工程和示范工程。未来,项目的顺利落地会有效畅通东西两岸人流物流,推动环胶州湾一体化发展,提升胶东半岛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助力青岛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据统计,青岛胶州湾隧道自2011年6月竣工通车至今年9月份,已累计通行车辆1.61亿辆次,过往人次超过6亿。2019年,隧道日最高通行量已突破10万辆,日均通行量达7.96万辆,已趋于饱和。随着青岛三城联动,尤其是青黄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青岛亟需在环湾交通一体化上进一步谋篇布局,建设第二条海底隧道已是大势所趋。东岸城区连接人口重心,西岸城区连接工业重心,胶州湾第二隧道把东西两岸人口和产业高密集深入对接,更有利于两地协同发展;从西海岸新区层面看,新的隧道建成后,则有利于老黄岛片区的发展找到新增长点,进而引领全区的统筹发展和梯度发展。

超长海底隧道打造百年工程

在开工仪式上,青岛国信集团董事长王建辉表示,青岛国信集团自2012年就已启动并积极开展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前期研究工作,邀请钱七虎院士在内的众多国内外顶级专家对项目进行全面论证,共完成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题研究4项、可行性研究阶段专题研究15项,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用8年的深耕让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工作站上新的起点。国信集团将坚持“小业主、大社会”的市场化组织模式,秉承“保安全、抓质量、促工期、控投资”的建设方针,凝聚各方智慧,努力打造好这一“成就城市梦想”的传承之作。以平台思维整合国内外一流资源、凝聚各方智慧,团结各参建单位,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率管理,全力攻克隧道建设的技术难题,确保工程安全有序推进,切实做到“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城市负责、对人民负责”,努力将胶州湾第二隧道这个“成就城市梦想”的传承之作,打造成为助推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落实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引领世界超长海底隧道未来的标杆工程、精品工程和百年工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