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季实际上已经拉开大幕,像是天猫“双11”从今天(21日)起就启动预售。业内观察,与往年相比,今年“双11”的突出特点是“战线”更长、新品更多、品类更全。这些新变化的背后都有哪些商业考量?
购物“节”变购物“季”,大促周期进一步拉长。
距离“双11”还有不到1个月时间,阿里巴巴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近日都对外公布了各自的“双11”玩法,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双11”购物“节”已变成购物“季”,大促周期在今年被进一步拉长。
以天猫为例,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刘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双11”比往年多了3天。
刘博:消费者可以分两波购买,11月1日-3日是第一波,11月11日是第二波,这也是10多年来“双11”在开卖节奏上第一次大的改变。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胡麒牧认为,结合本周刚出炉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各个电商平台的“双11”战线拉长,有利于在四季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胡麒牧:三季度GDP增长4.9%,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的拉动为1.7个百分点。所以四季度我们要继续去拉动消费。
新品集中发布,瞄准“粉丝经济”
对于消费者来说,除了周期更长,新品更多也可能会成为今年“双11”的一大诱惑。天猫方面披露数据显示,商家将借助“双11”发布200万款新品;苏宁方面则宣布,几大头部手机品牌会通过“双11”这一窗口发布独家限定版机型,瞄准“粉丝经济”。
对此,互联网专栏作家仝志斌分析:
仝志斌:“双11”已进入深水区,这体现在主打产品已经由早期的去库存商品升级为新品,而后者的特点就是折扣力度要远小于前者,今年各家平台以平台补贴为主,根本原因也在这。
新车、新房等“大件”也加入促销行列
值得关注的是,新品中还包括新车、新房这样的“大件”。记者注意到,天猫平台上,今年“双11”有50多个主流的汽车品牌参与,还有全国200多个城市的3000多个楼盘加入促销行列,覆盖了目前国内主流城市楼盘的约40%,单套房的最高优惠号称可以达到100万元。这样的力度和规模是往年少见的。
仝志斌说,在“双11”这一节点上,通过线上渠道卖车卖房,目前还处于一个“消费者教育”的起步阶段。
仝志斌:整个零售业在过去20年时间里,通过加强数字化、提升运营能力,把很多非标品变成标品来售卖。那么从理论上说,今后我们可以把汽车、房子、甚至很多服务性产品也作为标品进行销售。从3-5年的短周期来看,在“双11”卖车卖房还是需要一个渗透的过程。
声势浩大的“双11”购物季已经到来,有业内观点指出,这是一个难得的促消费、反哺制造业升级的时间节点,不宜过分渲染折扣,要确保制造端的利润,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刘柏煊
责编|洛佳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