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党建,领航高品质的发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1990年建区的福田区,成为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在福田,高质量党建逐渐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竞争力、凝聚力。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和“城市会客厅”,这里非公企业集聚,全区非公经济体量已超过总量的60%,30万家企业中90%以上是非公企业。鳞次栉比的楼宇,是城市快速发展的直观表现。在这一崭新而快速发展的空间,不仅承载着商务和经济功能,更是开展党建工作的新天地。如何在商务楼宇中开展党建工作?如何让党的基层组织在这片“新天地”生根?
近期,有幸和队友们一同走进深圳国际创新中心,一起在这里找寻答案。
深圳国际创新中心位于福田区深南大道1006号,由8栋商务楼宇组成,主要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级创新资源及紧密相关的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四类企业组成,聚集了一批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经典的高端新兴产业,同时也聚集了一批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青年。
面对这样一座“两新”组织集中、党组织隶属多样的商务楼宇,要怎样才能把隶属于不同系统、掌握不同资源的党组织凝聚起来,实现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面对我们的困惑,中心党委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制胜法宝”——“五力提升”项目。
一是以需求推动党建创新,提升组织力。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针对楼宇党员需求,创新党组织生活方式,让青春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在每月第二周四的主题党日时间,除常规主题学习,还结合每月不同主题增加特色环节。在留言墙上,参加“欢迎党员回家”主题党日活动后,不少党员表示“很开心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中午时间参加国创中心党员迎新,气氛轻松温暖,很期待以后的活动”。
不同主题不仅增强了党建温度,让年轻党员尽享拥有青春活力的组织生活,推动基层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是以传承精神坚守信仰,提升凝聚力。在党群服务中心,不仅设置了“精神之源、信仰之魂”共产党人精神传承区,还创新传承方式,推出午间“微党课”“微电影”“微论坛”活动。党员可充分利用午休时间,聆听《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等午间微党课;在每周二中午观看主题“微电影”或者播放由党员推荐的主题影片。为提高企业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能力,举办“如何做好非公领域党建工作”等主题“微论坛”。
如此丰富的“午餐”配置点燃了党员的活动热情,大大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是以激发青年党员活力,提升创新力。国创中心青年党员多,国创中心党委开动脑筋,创建“青年微党课”和“国创文体联盟”项目。青年党员面对面宣讲,心贴心交流,台下“听众”党员,通过满意度测评对主讲人的内容及观点做出评价。如此一来,一节“公开课”变成了双向学习和检验的过程,参与度大幅提升。500名青年直接参与成立各类文体联盟有25个,定期开展线下活动,搭建互动交友平台,创新奖励激励机制。
在青年身边聚拢青年,让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让青年对城市发展更有为。
四是以互联互动资源共享,提升推动力。搭建党群服务网络,统筹职能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通过“线上”点菜点单、“线下”接单服务,精准化满足企业和党员职工实际需求。搭建党建阵地共享平台,国创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免费提供活动场地借用,使用单位可灵活更换阵地投影内容,营造具有浓浓企业氛围的“共享”党群服务中心。
搭建政企联系互动平台,主动提供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开放资源,共同开展党员教育和党组织活动,实现组织同组、党员同育、活动同组、服务同享。
五是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提升生产力。让支部成为创新堡垒,让党员成为创新先锋。为激发青年职工的热情和动力,出台先锋指数,开展党员“创新先锋”评选,搭建党企“连心桥”,充分发挥党员对企业的联结、辐射、带动作用,党员成为企业创新发展先锋的同时,也让企业有需要时看得见、找得到党员。
聚焦企业党组织“创新堡垒”作用发挥,实施“定期走访企业”行动计划,持续深化党务服务进企业,在推动党建工作全覆盖的基础上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生产力。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深圳国际创新中心,将支部建到楼上,变“陌生人社会”为“熟人社区”,构建新时代的“楼宇共同体”。通过建立“服务式”的党员管理体系、形成“圆梦式”的青年文体联盟、探索“贴心式”的基层党建思维、搭建“共享式”的党群服务平台、成立“引领式”的青年教育基地,让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我想,这就是我们找寻到的答案。
不仅在福田区,包括我实训的锐明科技所在的南山智园, 在公司门口就能享受政务服务和公益服务,定期在楼下的党群服务中心就可以听党课、做手工、泡书吧……在深圳,“青春筑梦、与党同行”“跟党一起创业”不再是一句口号,这里的“楼宇党建”走出了特色与温情。
在青岛,城市商务楼宇的职业群体规模日益庞大,这既为青岛的发展创造大量财富,又为城市建设增添无限活力,但同时也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诸多不可控因素。如何加强楼宇党建工作,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青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必答题。
一是打破壁垒、延伸覆盖,建强楼上的“红色堡垒”。以楼宇党委为核心,整合社区、物业、企业等多方力量,破解制约楼宇党组织作用发挥的人员配备、经费来源、阵地建设等瓶颈问题,建立民主恳谈会、党群议事会等制度,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推动楼宇党建工作融入楼宇经济发展。
二是创新服务形式,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根据企业和党员需求,依托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和楼宇党建APP,线上线下提供党务服务、政务服务和社团服务等“一站式服务”。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共享空间免费开放,确保党建活动阵地月月有讲座,周周有活动,真正成为联系企业、服务党员的温暖之家。
三是激活“磁场效应”,实现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发挥楼宇党组织的“聚合”效应,通过组织联建、事务联商、资源联用、活动联搞,放大党建红色辐射效应,将各自为战的众多小舢板,改造成企业联合舰队,让企业和党员在全新的楼宇党建新模式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赋能片区经济发展。
五组 杜吉旭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