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文章详情

【学思践悟】会展业助力深圳经济奔跑

9月13日,第九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我所在的实训单位深圳锐明科技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参展单位之一。我们所在的4号展馆,九联科技、新智认知等 300 多家纷纷携“拳头产品”亮相,展会现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展会当天,其他展馆也在同时举办不同的展会,例如1号展馆的国际珠宝博览会,3号展馆的国际无人机和无人系统展览会,5号展馆的国际电机和磁性材料展览会……足见会展业这一产业受关注度之高。

从1999年的高交会,到2004年会展中心建成,再到2019年全球最大的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启用, 深圳会展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深圳宝安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成熟运营后,每年将带来超过1000万人次的高质量商务人流。

会展业具有1:9的产业带动效应,这意味着如果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那么对交通、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收入为9。大量高质量、大规模的技术类展会举办,必然带来技术流、信息流、项目流和人才流等重要产业要素。同时给交通、旅游、餐饮、广告、金融等产业带来巨大商机,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产业聚集。

会展经济大大推动了深圳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助力城市迈向更高水平发展,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著名企业的崛起,可以说均受益于深圳会展业。深圳的经济奇迹,同样得益于会展经济的强力拉动。

据了解,目前深圳共有会展企业1000多家,上下游相关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深圳会展业总体水平稳居全国前列,在2018、2019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榜上,深圳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会展业不仅能提高深圳这座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真正放飞深圳的会展之星,是三大思维的转变。

一是从“城市客厅”向“国家客厅”思维的转变。会展包括会议、展览和节事活动,是特定时空的主题交流活动,品牌会展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和名片,其升级版就是国家客厅,在“承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组织举办大型文创展览”的殷殷重托下,深圳为会展注入国家主题内容,实现了国家客厅的升华。

二是从“城市极点”向“湾区极点”思维的转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作为三大极点,承担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的重任。深圳作为大湾区城市群核心之一,其会展增长极突出了湾区效应。

三是从“浅层使用”向“深层使用”思维的转变。突出“陆海统筹”,增加了国字头、国际化海洋展的数量、体量。2019年10月14日-17日召开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是新场馆的“开山炮”,也是深圳会展向海洋经济发展的“发令枪”。同时突出品牌价值,提高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覆盖度,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展。

青岛目前有崂山、红岛、即墨、西海岸四个展馆,2019年,青岛举办了国际机床展览会、国际渔业博览会、国际纺织博览会等一系列的大型展会,但与深圳相比,青岛会展业还存在诸如体量不大、市场化程度低、国际化程度不高、会展特色不鲜明等问题,青岛要成为会展先进城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是加强产业融合,充分发挥会展业助推功能。加强对各产业发展的统筹指导,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产业和互联网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与会展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多方联办数字产业类、工业互联网类等品牌展会,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添新动能。

二是设立专项基金,积极培育和扶持会展企业。针对青岛缺少大型国际性会展策展企业的实际,设立会展专项发展基金,对策展能力强的会展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提升会展企业整合资源和经营展会的能力,树立行业标杆,为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举办综合性海洋经济展会。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2018、2019年分别在在湛江和深圳举办,却与青岛这个海洋科技名城失之交臂,青岛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海洋科研和产业经济优势,引进培育名牌会展公司,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使青岛成为国内海洋科技专业品牌会展的主办城市,助力青岛发起海洋攻势、建设国际海洋名城。

五组 杜吉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